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衢州市:“五个一”机制推动代表高质量履职
近年来,衢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化“五个一”代表工作机制,着力优化代表履职生态,推动代表高质量履职,取得良好效果。
一、统筹“一盘棋”,构建代表高效履职体系
自觉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一盘棋”,在大局中找准人大工作定位。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依法履职、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关键招”,构建常委会党组统一领导、代表工委协调落实、各工作机构协同配合的代表工作格局,以顶层设计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自2022年换届以来,全市331名市人大代表中,已邀请122名代表直接参与8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组织172名代表参加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督查,安排148名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服务279名代表通过数字化平台参与立法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一部法规”,提升代表履职阵地建设
2023年,出台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条例,把代表联络站上升为代表履职的“法定阵地”,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迭代升级。全市已构建市级总站、县级中心站、乡镇(街道、园区)联络站、重点村(社区)联络点为架构的四级联络站体系,全市109个代表联络站全部按照“走出大院、设在一楼、方便群众”的要求建设,让代表群众方便来、乐意来。依照条例规定,全面推行市县乡党政领导、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进站开展主题接待制度,各级人大代表按专业、分时段进站接待群众,当面听取意见,现场化解难题。两年多来,全市各级代表进站2万多人次,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受理问题1.3万多件,就地化解率99%以上,不断涌现出“快来议事”“南山话事”“议事茶亭”“牵手共富”等代表工作特色品牌。
三、织密“一张网”,推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构建人大代表数字化履职服务体系,出台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典范的实施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推动代表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自2020年起,全面推行“代表亮身份”、“代表+网格”、代表码上办等工作,按照代表全参与、网格全覆盖、意见全闭环、监督全联动、数据全透明的标准,把全市6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按就近就便原则,编入全市1579个村(社)4243个基层治理网格,实现代表与群众的“零距离”交流,在“第一时间”知民情汇民智代民言,完整构建闭会期间市县乡人大统筹联动、基层代表和街道议事员全员参与、政府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体系。
四、制定“一张图”,促进代表建议高效办理
出台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制定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流程图,对建议的提出、交办、办理、督查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严格“按图办理”。强化监督刚性,聚焦发现问题、落实举措、解决难题,推行主任接待代表月、建议办理询问会、办理情况“回头看”、满意度测评、不满意件“二次交办”“二次评价”等做法,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率和代表满意度,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走深走实。2022年以来,共督办重点议案建议87件,组织代表询问办理情况13件,对19件不满意件进行“二次交办”,对24个办理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119件B类件转化A类件。
五、落实“一张单”,强化代表履职绩效评价
印发代表履职实施办法,建立“代表履职清单”制度,强化绩效评价,对代表出席人代会、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活动、提出议案建议、联系选民、参加人大业务培训等进行量化赋分,对立足本职工作、做出特色成效的代表予以加分激励。通过代表在履职系统平台扫码、市人大核实的方式,核算出代表年度“履职积分”,作为推荐代表连任人选的重要参考。对履职积分较低的代表,履职系统自动发出“提醒函”,服务代表强化履职意识、积极履行职责、提升履职效能。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