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与黄河水节约利用的故事
6月23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山东)在济南启动。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分享了他与黄河水节约利用的故事。
“我出生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长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每逢黄河枯水期,水井没有水,就跟着大人一起到离村庄很远的地方去担水吃,用半盆水先洗脸后洗脚,再留着喂鸡喂鸭。从那时起,我是多么盼望黄河不再断流,并在心里默默立志,要为黄河做点什么。”张金海说。随着国家对黄河的治理,黄河水已实现全流域畅流。即使是这样,张金海还是十分珍惜宝贵的黄河水。
张金海参加工作后,看到公厕的高水箱长流水,就琢磨着怎么让它更省水。他利用在部队自学电子维修打下的底子,反复试验做出节水新装置,把用水量减了一半,后来又经过多次改进,发展到如今的第五代公厕节水设备,用水量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些年来,张金海先后实施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80余个,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研制的多项技术成果被推广应用。其中研制的多项节水节电和垃圾分类装备设备,为推动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相继印发和实施,张金海进一步认识到黄河水保护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将持续做好节水发明创新、技术创造,并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带动更多的人自觉行动起来,共同努力爱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