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加强代表建议督办,推动解决民生痛点
近年来,安徽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以增强办理实效为目标,创新督办机制,规范办理程序,积极对承办单位进行全流程指导,推动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努力做到办好一项重点督办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民生重点办
鉴于群租房在安徽省各地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小商品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等周边区域,房屋改装改造现象普遍,租住人员多为学生及陪读家长、住院病人家属、建筑工地农民工、小商铺店员等。由于居住人员拥挤、基础设施薄弱、用火用电混乱、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加之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执法处罚依据不明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稍有不慎,极易酿成恶性火灾事故。但长期以来,这又是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甚至是死角盲区。为此,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多件建议,希望加强监管。为此,安徽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基础上,决定选择铜陵市代表团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群租房消防安全综合监管的建议”开展重点督办。
二、坚持结果导向,多措并举创新办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明确重点督办建议后,安徽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及时召开由省应急厅、省住建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9个部门参加的代表建议督办会,分析存在问题,明确目标方向,制定“四个一”办理方案,探索形成了综合施治、集中攻坚、闭环管理的代表建议创新督办机制。
厘清一张责任清单。考虑到群租房消防安全监管涉及部门较多、监管责任不明确,督办会后,确定由省安委会牵头,理清住建、公安、消防等9个部门的责任清单,要求各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在下一步开展专项行动中落实行业监管范围内群租房的安全监管责任,量化办理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
组织一次专项行动。2023年8月至12月,由省安委办牵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全省群租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方案明确,各市、县(市、区)政府是群租房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内群租房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各地围绕房东、租客、住户多方需求,充分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抽调公安、住建、综治、消防等专门人才组建整治队伍,并定期开会调度,合力“作战”攻坚。行动分摸底排查、整治隐患、督导抽查、总结提升四个阶段,旨在通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进一步落实群租房安全责任,减少因群租房而产生的住房、消防、治安、电气等安全隐患,持续推进群租房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全力保障群众平安幸福。
开展一次督导检查。为提升代表建议督办质效,12月中下旬,省级成立督导组,邀请省人大代表参加,赴5个市开展督导检查,各地也相继开展了自查。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共排查10人及以上群租房1934个,发现安全隐患1887个,整改安全隐患1606个,搬离违规住宿人员639人,拆除违规搭建22处,帮扶指导864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一套长效机制。群租房消防安全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多元,情况复杂,彻底整改到位难以一蹴而就。为此,专项行动结束后,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再次召集省应急厅、省住建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单位,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后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群租房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相关意见:省安委办将群租房消防安全列入全省安全生产重点关注,列入省政府分管领导2024年工作任务分解的内容,同时负责督促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加强对群租房消防安全的源头管理;省住建厅结合自建房安全整治对群租房消防安全继续加强排查,并纳入即将建成的全省房屋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予以动态管理;省消防总队对2024年3月底仍未整改到位的群租房消防安全隐患,组织分级分类挂牌督办、清单销号;省公安厅将群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列入社会治安日常管理;各部门将长效机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三、坚持价值导向,全程参与公开办
建议办得好不好,代表最有发言权。在此次代表建议督办过程中,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支持代表充分依法履职行权,保障代表沉浸式、全过程参与,让建议办理更阳光、更透明、更高效。办前与代表们充分沟通,向代表们通报建议的办理和督办情况,听取代表们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办中邀请代表们参加督办会,面对面听取建议承办单位关于建议办理情况的工作汇报、深入交流研究有关问题,邀请代表们实地参与督导检查了解专项整治行动的效果;办后邀请代表们参与评估、提出意见建议,杜绝“一阵风”现象。领衔代表感慨道:“全程参与办理,让我随时都能了解到提的建议咋安排、咋推进、咋落实的,自己心里明明白白,跟选民沟通回复起来也更有底气了!”事实证明,这是一次落实全国人大“办好一项重点督办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要求的实践,是一次极大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效果的实践,是一次深入落实安徽省委民声呼应工作机制的实践,是一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切实做到了建议真落地、代表真满意、群众真受益。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