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江苏这部《条例》
执法检查“成绩单”来了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5月27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听取关于检查《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条例》实施八年来取得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华侨在苏投资企业数量已接近2万家。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条例》贯彻实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健全侨务工作政策举措、优化华侨投资营商环境等四方面贯彻实施《条例》的意见建议。
  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省人大常委会成立由周广智副主任担任组长、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于3月至4月开展《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执法检查。
  报告指出,《条例》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条例》自2016年5月施行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坚持把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工作提升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侨务政策、进一步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度去谋划,不断强化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工作举措,打造为侨服务平台,努力解决涉侨纠纷,切实维护华侨权益,全省侨务工作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13个设区市扎实推进“华创苑”建设;华侨在苏投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去年底已接近2万家;华侨投资布局不断优化,主要从事信息电子、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行业,从中端向高端迈进。
  对照《条例》规定,执法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条例》贯彻实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报告从侨资企业认定有待进一步细化、部门协调联动有待进一步强化、华侨投资促进有待进一步优化、权益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实化、条例贯彻实施有待进一步深化五方面总结了执法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为持续优化江苏华侨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法治化水平,为华侨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报告中提出四点意见建议,包括健全侨务工作政策举措、优化华侨投资营商环境、完善华侨投资管理制度、加强华侨投资服务保障。
  比如,建立科学的华侨投资认定标准,明确华侨间接投资的种类、投资新建项目的具体涵义。完善华侨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制度,规范告知性备案程序。
  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项目中,积极支持华侨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各种标准制定工作,鼓励华侨投资企业有效参与政府重大项目竞争。
  紧扣华侨投资权益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创新创业、生活便利等侨胞侨企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实打实地推进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侨胞侨企的获得感、满意度。
  充分发挥江苏产业优势、开放优势,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创新吸引侨资侨智方式方法,引导支持华侨投资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力江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