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滁州:五项机制“办好”大事小事

来源: 滁州人大网  浏览字号:
  “琅琊山的古树名木全部挂牌保护了,真令人高兴。”近日,安徽省滁州市人大代表郑有保来到琅琊山醉翁亭下,站在北宋欧阳修种植的千年欧梅旁,看着树上新挂的牌子,欣慰地说。正是郑有保代表提出建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民声呼应”人大监督5项机制予以反映,让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琅琊山古树名木的保护。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建立“民声呼应”平台和工作体系的部署,于2023年10月出台《关于借助〈民生呼应〉载体作用,进一步做好察民情、聚民意、惠民生工作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实施“民声呼应”人大监督5项机制,即调研督查、定期联系、定向推送、带案下访、信息报送,进一步察民情、聚民意、惠民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工作中,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找亮点、促提升、惠民生’代表主题视察活动、营商环境工作调研等主题活动,积极向群众了解诉求,梳理汇总后形成办理建议向政府有关部门交办。”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主任杨邦文介绍说,“民声呼应”人大监督5项机制于2023年10月运行,至今年4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共向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合办的《民声呼应》报送人大代表建议事项和问题诉求21个,被《民声呼应》采纳、交办16个,办结并回复15个。
  民生“小事”有人办
  在滁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遵阳街道实践点的办公桌上,有一沓滁州风景明信片。“遵阳街位于闹市区,来往人员流量比较大,有附近居民、也有游客,他们有一些诉求和期待需要表达。我们实践点印制这些明信片,让大家可以在上面写下意见建议,投进门外的‘民声邮筒’里,我们予以查收、整理。”实践点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外,群众也可以利用‘琅琊人大’微信小程序、‘群众说事代表督事’微信小程序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琅琊人大”微信小程序运行以来,收到较多代表和群众反,遵阳街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琅琊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认真梳理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转有关部门并积极向市人大常委会反映。市人大常委会将这一呼声作纳入“民声呼应”人大监督5项机制予以关注。
  “目前,琅琊区相关区域已新增有关停车标识,道路停车实现‘柔性执法’,地上地下停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释放。此外,非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建设前期工作也正在推进中。”琅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家骥介绍了该区有关“停车难”问题的整改成效。
  滁州市人大代表吴文雷反映,该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于主管道流量不够,在汛期极易形成污水倒灌,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污水主管道直径、支管道直径、接入口数量、方式等进行检查评估。该问题经《民声呼应》反映后,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于2023年11月起启动为期3个月的“滁城排水管网溯源排查”项目,总投资2970万元,对市本级雨污水管网进行全面结构性、功能性缺陷检查和评估,为后期管道更换及混错接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吴文雷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滁州市人大代表郑有保建议,对琅琊古道和琅琊山的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该建议通过《民声呼应》反映后,市园林局、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立即行动起来,经查目前琅琊山景区内现有古树名木26棵,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于今年2月制定并印发了《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将26株古树名木全部挂牌保护。此外,经核查,琅琊古道两侧的许多树木尚未达到古树名木的标准,仅为一般树木。
  像这样的事例,在滁州市还有很多。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构建“民呼我应”人大监督5大机制,让群众“想说的话”有人听、群众“想办的事”有人办,努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赢得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3月13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开展调研活动,为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发展“大事”有担当
  把时针拨回到今年3月1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以推动营商环境由“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提升为主题,在天长市秦栏镇举行全市人大代表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合拳”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给秦栏镇人大主席赠送了一本《企业增值19例》,鼓励其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营造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浓厚氛围,不断打造新的场景。
  此前,根据“民声呼应”人大监督5项机制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以营商环境为主题,汇聚人大力量,鼓励企业家、人大代表在营商环境上“小题大做”,督促政府做实做细改善提升工作,切实解决企业家反映的困难问题,不断擦亮“亭满意”品牌。
  天长市秦栏镇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众多。镇人大利用“人大平台+微信联络群+分组走访”三大渠道,构建“分组联络、定企到人”的联络模式,择优选配17名懂经济、能力强的人大代表加入27个为企服务走访小组,每季度入企问需、传达惠企政策,每月召开一次“为企服务”交办会,将收集到的问题分类梳理,以清单形式明确责任部门和办结时限等,实行问题逐条“销号”。
  滁州市人大代表李锦标建议发展会展经济,达到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该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推送,被纳入《民声呼应》中。市商务局在回复中表示,市商务局等7部门印发《“2024徽动消费促进年”滁州行动方案》,举办促消费活动,计划在市奥体中心及全市的商业广场、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等地举办汽车、家电、家居等类商品展销会50余场,力争实现商品销售额月35亿元,为全市商贸经济作贡献。此外,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代表建议。
  4月24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王图强率调研组深入滁城调研民生类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及房地产和保交楼工作。调研组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民要有温度、覆盖要有广度、嵌入要有深度,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2024年2月7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又发出《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各级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好“民声呼应”人大监督5项机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代表主题活动。在该市的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市人大代表、琅琊区清流街道白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杜敏说:“作为人大代表,我聚焦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各项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和群众的服务员。”
  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人大组织辖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人大代表在行动”的调研活动。调研结束后,镇人大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调动各级人大、人大代表力量,围绕市委提出的战略目标,以落实‘民呼我应’为落脚点,以强化经济监督为切入点,彰显了人大使命与担当。”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表示。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