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家、站、点”立体推进 “线上+线下”双向赋能

——着力构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锦江模式

来源: “四川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人大代表“家、站、点”是代表履职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是畅通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成都市锦江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以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常态化代表履职平台为牵引,串点成链、以链拓面、智慧赋能、多维发力,一体推进以“家”为中心、“站”为延伸、“点”为特色的履职平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主阵地”作用,着力构建人大代表服务联系群众的锦江模式。
  坚持守正创新 探索立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功能叠加、发挥作用、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在全区11个街道、76个社区实现“家、站”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设置了18个“法律专业”“经济专业”“社会专业”“城建专业”等具有专业场景的“人大代表基层联系点”,为“专业代表” 提供“专业平台”,让“专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活动”破解“专业问题”。
春熙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
  通过扩面提质、融合打造、品牌培育等方式,持续整合人大代表“家、站、点”、基层立法联系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将区域内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排进“家”入“站”履职,守正创新推动立法征询、代表履职、社区治理等工作相融共促。“春熙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喜树路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盐市口社区基层代表联系点”“成龙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一批“功能齐”“有亮点”“家门口”的代表履职平台相继提档升级,代表“家、站、点”的“民意窗”“连心桥”作用发挥更加凸显,基本实现了为代表服务“零距离”目标。
  运用智慧赋能 打造民情民意收集新阵地
  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在建强管好用活人大代表“家、站、点”履职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以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赋能人大代表高效履职的实现形式,着力提升代表民情收集、建议办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工作质效。
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昕调研“解民忧 码上应”线上代表履职平台
  “人大代表除了可以通过‘家、站、点’平台接待选民,还可以通过‘码上应’线上履职平台开展全天候的‘云接待’,保障听民声、聚民意、实现解民忧‘码上应’。”2023年,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履职系统全面接入“成都智慧人大”平台的同时,在各街道全面建成“解民忧 码上应”线上代表履职平台,打造具有辖区特色的“网上代表之家”,把代表联系群众、接待选民、收集意见建议的渠道拓展到了网上,推动社情民意“指尖”传达,人大代表“云端”履职,努力实现群众“码上提”,代表“马上办”,效果“看得见”。通过“线下面对面+线上端对端”的双线融合,人大代表收集民情民意的渠道得到不断拓展。
  丰富活动载体 激发代表为民履职新作为
  “搭建好了平台,还要开展好履职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最终目的是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纾困解难。”
沙河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建言献策聚共识  凝心聚力促发展”座谈会
  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为目标,发挥代表特长,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履职形式,通过举办培训讲座、交流座谈、调研监督、为民办事等多种活动形式,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坚持把代表履职活动与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与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相结合,与助推高质量建设“品位锦江•幸福城区”相结合,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实事票决制”等工作相结合,充分体现代表履职活动最鲜明最实在最有效的特色,使得代表履职活动方式更加丰富生动,促进代表工作取得切切实实的效果。
  近年来,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代表开展了“代表述职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意见征集宣讲”“为民办实事——万名代表进‘家、站’”等履职活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走进“家、站、点”作宣讲、述履职、听民声,积极回应“码上应”深调研、访企业、办实事,人大代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生动谱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美注脚。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