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以学赋能促提升 履职奋进正当时

——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第五期培训班侧记

来源: “甘肃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履职尽责,以学为先。2024年4月22日至26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第五期培训班在全国人大北京培训基地举办,来自全省15个选举单位的85名代表参加集中学习培训。
  一周的时间,6堂“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2场“意义非凡”的现场教学,2次“热辣滚烫”的座谈交流,参学代表说,这不仅是一次履职能力的集中“充电”,更是一次砥砺初心、开拓视野、启迪思维的“再提升”。
  紧跟形势,夯实根基的“及时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至关重要。对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既是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成辉在开班讲话中强调,要强化思想认识,高站位看待学习培训。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现实需要,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学习培训,掌握履职行权的“真技能”,练就为民服务的“真本领”,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真正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突出重点内容,高质量开展学习培训。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上下功夫,夯实思想根基、提升行动之力,树牢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人大工作行家里手。要积极主动作为,高水平履行代表职责。立足岗位实际,紧扣中心大局,找准履职重点,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专长,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要树立良好作风,高标准落实纪律规定。严肃培训纪律,树立良好学风,展示良好形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培训中,确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李秀娟在培训班上提出三个要求,要笃学深思,提高履职能力;要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要严守纪律,树立良好形象。
  姜莉玲代表说:“我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基层代表,要通过培训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能力、行动跟上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要求和期待,更好的履行代表职责。”
  许多参学代表和姜莉玲一样,都希望通过培训学习,紧跟形势、开拓视野、增强本领,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培训期间,大家心无旁骛、静下心来,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结合实践学,不断夯实履职行权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展现了甘肃省人大代表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靶向发力,精心定制的“履职餐”
  据了解,2023年作为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第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先后举办了4期代表培训班,实现了基层代表初任学习培训全覆盖。考虑到代表从任期的第二年起进入五年履职的“黄金期”,将在今年计划举办的6期省人大代表培训班中,把学习培训重点从履职第一年的“初任学习”转向“履职基础学习”和“专题学习”。
  为办好“开年第一班”,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准确把握代表工作特点规律,认真分析代表履职急需,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着力增强培训实效,为代表们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辛鸣教授围绕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帮助大家全面准确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原副会长席文启结合自身丰富的履职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研究,为代表们讲授了如何审议各项工作报告。不少代表直言,之前在参会时拿到各项报告,总是一头雾水、感到紧张,席教授的答疑解惑使大家对审议报告这项工作更加明了,提出高质量审议意见的思路也更加清晰。
  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原主任李维国从对代表议案和建议的认识、如何提好议案建议,对代表议案建议的处理等几个方面作了辅导报告,并指出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联系群众的成果,是反映人民群众意见要求重要途径,是依法履职基本的、主要的方式。推进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和办理高质量,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是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算审查室副主任卢凌波从我国的财政制度、预算法的制定和修改、人大代表如何依法履行预算审查职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各项改革举措,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预算审查监督职责,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部署落实见效作出贡献。”
  此外,还邀请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中国改革报社副社长杨禹围绕2024年全国两会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张开从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辅导。
  “6堂专题讲座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精彩纷呈,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很解渴、很管用。”这是参学代表们的普遍反映。
  砥砺初心,凝聚担当的“新动能”
  此次培训过程中,最令人难忘和触动的,便是两场意义非凡的现场教学。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4月23日下午,代表们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沉浸式参观感悟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一路走,一路看,馆内珍贵的文物实物、详实的档案资料、生动的图片视频、逼真的复原景观吸引着代表们驻足凝视、重温历史。
  “在党史展览馆的现场学习,于我们而言是思想深处的集中‘充电’,是党性修养的集中‘淬炼’,是使命担当的集中‘加油’。”
  “太受震撼了,令人不禁感慨中国革命来之不易,感怀革命先辈创业之艰,感念接续奋斗责任之大。”
  代表们一致表示,通过参观学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为人大代表,必须怀揣初心,肩负使命,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好新的答卷。
  4月26日上午,代表们来到了雄伟庄严、气势恢宏的人民大会堂。
  “1959年9月24日建成以来,人民大会堂便成为人民行使权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和象征。”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走进万人大礼堂,满天星斗的灯光令人惊叹,一排排整齐的座椅沉淀着民主的故事和历史的厚重。走出万人大礼堂,穿行于大会堂内,一幅幅细腻生动的画作迎面而来,这些流动的“诗篇”,散发着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光。各个地方厅内,代表们感受着神州大地风采,各式各样的传统纹饰,以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60多年的时光里,这座人民的殿堂,见证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康晓龙代表在参观后深受鼓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立足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对于来自基层农村的曹艳代表来说,为乡梓“代言”的信心更足了。“履职一年来,原来只想着把小家过好的我也关心起了国家大事和家乡的发展。作为民宿的负责人、作为新农人,回去之后,我会更加积极履行好代表的各项职责,谋划好下一步的发展,力争把事业做大、把产业做强,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们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曹艳坚定的说。
  互鉴共促,知行合一的“催化剂”
  学习的全部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培训期间安排了两个半天的研讨交流,代表们结合各自的履职实践,谈了学习体会、交流了履职经验,探讨了履职方法、加深了彼此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广泛交流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分组交流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是一堂‘热辣滚烫’的现场教学课,激励大家通过思想碰撞改进思维方式,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喜晓燕代表对分组交流这种集思广益、互鉴共促的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任丽娟代表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培训,我对全国两会精神和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到了审议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建议等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专家们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给我带来很多收获和启发。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更有信心履行好代表职责,引导乡亲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传好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断鼓励大家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
  如何主动作为,强化履职担当,是代表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我是一名医疗行业的人大代表,我认为不论是做医生还是当代表,两种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需要与群众面对面认真倾听,提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意见建议。”履职期间,杨清雅代表积极推进医保费用的合理使用,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业务帮扶的同时,也针对基层学科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调研工作,并提出加快制定HPV接种实验实施细则、积极推进适龄期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加大政府对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力度、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等意见建议。
  “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坚持主动联系群众,收集基层一线意见,做好桥梁纽带工作。”刘慧慧代表分享了自己立足岗位实际、积极建言献策的履职经历。她表示,基层代表是群众中的一员,在建议的办理过程中,作为一线工作者也是此项工作持续推进、有效完成的切身参与者,这是人大代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良性闭环的集中体现。
  ……
  “结业”不“毕业”,履职在路上。代表们一致表示,要以培训班为新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履职的新动力,继续坚定政治方向,持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本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卓有成效地履行好代表职责,积极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壮丽征程向高而攀、向远而行。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