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绍兴市:代表建议和办理情况“双公开”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近年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以“五重五抓”为着力点,构建建议提出、交办、承办、督办、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一、“重质量”抓建议提出
  (一)强化培训。将代表建议工作纳入市人大代表履职培训规划,融入代表任期全周期,每年定期组织代表履职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借助“绍兴人大”门户网站和“履职通”等平台,在相关栏目推送履职应知应会知识、时政要点,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开展连任代表“以老带新一对一”与新任代表分享履职经验等活动,服务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
  (二)深入调研。紧扣全市改革发展大局,重点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工程等,精心组织代表开展调研。利用代表中心组(专业组、小组)活动、市人代会会前集中视察活动等时机,采取“代表提、小组议”或“小组议定课题、代表分工调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群众、调研视察、收集社情民意。持续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三亮三进一述职”等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走基层、进家站、联群众,广泛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提出高质量建议做好准备。
  (三)创新方式。组织代表参加政情通报会、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专题询问等,提高代表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和丰富“旁听法院庭审”“代表接待日”等活动内容,人大代表定期进代表联络站(室、点),群众随时随地在线上线下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会前对代表建议摸底、预先审核,服务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会议期间对建议的规范性、政策性、合法性再次审查、修改和完善,提高代表提出建议质量。
  二、“重精准”抓建议交办
  (一)归口交办准确。每年市人代会结束后,及时将代表建议进行整理、分类、登记、编号,认真梳理代表建议、逐件研读分析,找准建议反映的关键问题,形成代表建议汇总表。结合代表建议内容,对市人代会期间各代表团所提建议进行综合审议,合并内容相近建议,梳理分类确定代表建议,准确分配建议承办单位。
  (二)集中交办明责。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前,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做好沟通和对接交办,全面听取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厘清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主体。召开由市人大、市政府、市监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以及建议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代表建议交办会,对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明确具体任务、工作要求及完成时限等。
  (三)数字赋能便捷。依托绍兴人大代表履职通APP和PC端两大代表履职数字化平台同步开展建议交办,代表提交建议到审核、交办、单位签收等各个环节实现短信实时提醒,全面了解建议交办情况,代表对建议交办有不同意见,即时提交意见,增强建议交办效率。强化数字化全流程监督手段的运用,形成建议从提交、审核、交办、督办直至评价反馈的建议办理全周期链条,全程实现智能化、实时化、高效化。
  三、“重规范”抓建议办理
  (一)完善制度重规则。抓好市人代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的修订和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实行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承办人员分级负责制。将建议办理纳入承办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考核清单,强化对多部门办理建议的密切分工协作,完善“主会办”协作办理机制。
  (二)严格程序重质量。严格落实“三次沟通”机制,认真研究建议提出背景,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加强与市人大常委会各工委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办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由承办单位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办理方案,条件成熟的抓紧时间实施,对于难度较大需要全市统筹的,牵头单位主动汇报,拿出方案提交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答复由承办单位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安排专人负责后续联系沟通工作,定期组织人大审议政府建议办理工作,并进行专题询问,对跨年度建议实行届内滚动办理,相关工委对重点建议答复落实工作逐个回访。
  (三)公开过程重监督。通过市人大门户网站及时公开代表建议目录、建议承办单位等,各承办单位在办理建议后,按要求在各自网站公开建议办理结果和答复件,实行代表建议“不涉密、尽公开”,将代表建议与办理结果同时公开,便于社会各界对建议质量和办理实效进行“双向监督”。2023年底,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的276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全部在市人大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四、“重机制”抓建议督办
  (一)重点督办抓引领。将人大代表建议总数的10%左右作为重点建议,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各专工委具体督办、代表工委协调督办,实现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全覆盖。把市政府领导领办的重点办理建议作为重点督办件,召开年度重点建议督办会,听取市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情况、承办单位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情况、领衔代表发言、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督办工委(室)主要负责人督办情况点评等,提高建议办理质量。
  (二)日常督办抓合力。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组织对口联系的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委和相关提出建议的代表,成立代表建议办理对口督办小组,采取电话督办、现场督办、发函督办和通报督办等方式,实施动态跟踪。规范建议办理程序,强化“政府专责办理+人大重点督办+代表全程监督”的联合办理机制,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会同市政府督查室,适时组织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看是否逐年建立建议台账、看已承诺事项是否得到落实、看需要持续跟进的是否一抓到底、看办理进度是否二次答复代表,推动代表的“有用之言”转化为“有益之事”。
  (三)单位约见抓落实。依托市人大数字化应用系统,创新“代表约见”机制,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工委组织代表对建议办理进展情况开展视察,根据视察情况,以代表约见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形式,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情况面对面问询会,对办理代表建议不力或代表对办理进展情况不满意的单位,领衔代表面对面提出质疑和意见,推动建议办理过程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先后多次就“手机信号覆盖盲区消除”“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和“学生减负”等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代表约见”监督活动。
  五、“重闭环”抓办理评价
  (一)优化评价方式。采取“线下面对面评价”与“线上背靠背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议办理过程中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工委组织承办单位、领衔代表和选民群众多方参与的建议办理面对面评价;在建议办结后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组织领衔代表依托“代表履职通”线上应用场景,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线上背靠背满意度测评与反馈,完善代表建议办理评价方式。
  (二)开展绩效考评。制定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全过程评价表,常态化坚持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对承办单位从代表建议的交办签收、与代表的沟通面商、办理进程的跟踪监督和办结实效的满意度测评等指标进行全过程、全闭环测评,并发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作用,每年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和满意度测评结果报送市委并通报给“一府一委两院”,以一定分值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畴。
  (三)组织双向评比。坚持代表建议提出与代表建议办理的双评比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前瞻性、针对性,对工作有较大助推促进作用、导向引领作用和改善优化作用明显的优秀代表建议,激励代表履职热情并作为代表留任的重要参考。同时,在年度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测评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督办工委提名、主任会议讨论和常委会票决的方式,确定代表建议办理先进承办单位予以通报表彰,推动代表建议的提出到办理的优质、高效。
  三年来,绍兴市人大共收到代表建议843件,面商率、办结率均为100%;建议首次办复的解决率由51.2%上升为68.1%;代表对办理工作满意由99.6%上升为100%,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由98.4%上升为99.6%。代表建议的办理和督办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