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创新推进代表“设岗定责”工作
自2021年起,山南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创新开展代表设岗定责工作,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转化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设岗定责”、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一、结合实际选好岗
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人大代表设岗定责方案、人大代表开展“八岗”活动重点提示等规定,推动落实代表设岗定责工作,按照岗位职责要求组织开展活动。根据有关规定,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从民族团结、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文明新风、为民纾困、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以及稳边兴边等8个岗位中认领3-5个岗位。市县乡三级5000多名代表参与设岗定责,共认领岗位2万多个,每个岗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活动和办1件实事,并记入代表履职档案。
二、履职尽责抓好岗
依托全市400多个“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定期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活动。各级人大代表争当为民纾困的“贴心人”,2023年共接待选民6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00多条。深入实地调研走访,征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项目,仅2022年、2023年,共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370个,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精神,每年确定主题深入开展“雅砻环保行”“民族团结进步雅砻行”活动。各级人大代表争当发展改革的“监督员”,全市人大上下联动,广泛聚集民声民情,打造符合山南实际的监督品牌,依法促进和保障雪域高原雅砻大地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融合代表“设岗定责”,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各级人大代表争当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员”,依托“八岗”职责落实,先后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山南”“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先行”等活动,共组织学习宣传、监督检查、义务劳动等各类活动20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多份,组织各级人大代表1.5万多人次,参与群众达30万多人次。2024年,全市各级人大和代表以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主题,正深入推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着力增强‘五个认同’”活动。
扎实开展基层农牧民人大代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使用,有序推进学习成果测试。各级人大代表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的“守护者”,2781名全市各级基层农牧民人大代表参加“听说读写”全面测试,12名学习成效突出的农牧民代表参与“我当代表为人民 实干担当建新功”主题演讲比赛,说国家通用语言,讲为民履职故事,学习使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夯实了基础。
三、认认真真评好岗
通过市级人大代表一届一述职、县级人大代表一届两述职、乡级人大代表每年一述职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年报告履职情况并进行评议,履职情况一目了然。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评议率达到96.2%,除部分当选未满一年代表外,基本实现全覆盖。在2024年2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当选满一年以上的33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受参会78名全体人员的履职评议,选择6名不同岗位的组成人员到会口头述职,设岗定责工作作为必须报告内容。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作为6名到会报告人员之一,报告履行乡村振兴岗职责情况,深入有关县(区、市)和市直部门,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11次,参与干部群众达800多人次。正在准备宣讲爱国主义教育法,继续履行好民族团结岗职责。自认领稳边兴边岗起,隆子县珞瓦新村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及护边员组成巡逻队,深入边境一线,开展定期巡边活动。年末向选民述职时,讲述履行稳边兴边岗职责的历程。
全市5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自选岗定岗时起,向广大选民群众作出了为民尽职尽责、争当先锋模范的庄严承诺。代表依托岗位职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职尽责,深入选举单位(选区)、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或在中央决策部署精神、惠民政策解读宣传会现场宣讲,或在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或在巡边路上调研,或在绿化植树人群中辛勤劳作,或在项目建设点担任翻译、化解纠纷,或在公路旁、河湖畔捡拾垃圾,或在村委会带领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南建设的进程中,随处可见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身影。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