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大常委会提升代表工作质效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近年来,玉林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路径,更好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为民服务。
  一、注重履职平台建设,实现代表作用发挥提升
  全市已建成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102个、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8个、村人大代表联络站1216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142个,实现了履职平台代表全参与、区域全覆盖,并对110个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在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平台的基础上,延伸至企业、行业、协会、产业链、工业园区等,建成建筑、文旅等行业协会代表联络站8个,涉侨代表联络站2个,企业代表联络站11个,园区代表联络站4个,两广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形成了以镇(街道)、村(社区)平台为主要阵地,辐射至行业、企业、产业链等领域网络体系。同时,建成使用玉林“智慧人大”管理平台,成为人大代表反映民意、收集民情的重要窗口。
  二、注重活动开展,实现代表履职成效提升
  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阵地,组织代表进站活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年中稳步推动实施,活动后进行工作总结。在混合编组的基础上,常态化组织代表进选区、进联络站、进网格开展接待和服务群众活动。建立代表小组,发挥代表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六个一”行动,即每年至少提供一条促发展建议、一条招商信息、一条社情民意、办一件实事、帮一户困难户、宣传一部法律等。2023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进站履职活动,全市117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108件。
  自2023年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前,先由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辖区工作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在本区域内调研,调研结束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调研路线及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参考调研情况,组织视察时分两组交叉开展视察,让代表既能了解本县(市、区)实际情况,又能开拓视野,进一步提升代表视察质量,增强监督实效。
  三、注重履职培训,实现代表综合素质提升
  每两个月举行1次在本市工作的五级人大代表培训班,通过主会场+分会场视频培训的方式,每期邀请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和代表履职经验授课。2023年11月27日举办的培训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围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为代表上党课,同时邀请5名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和代表履职经验授课,共11000多名各级代表参加培训。2024年2月23日,邀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作关于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专题辅导,同时邀请3名人大代表交流发言,共8200多名各级代表参加培训。通过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落地落实,为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展现更大作为奠定坚实基础。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二次会议上,玉林代表团分别提出9件、6件议案均被大会采纳,占大会采纳议案总数64.3%和35.2%。
  四、注重双联工作,实现代表联系服务效率提升
  积极推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定期走基层、访群众、问民情、解民忧,让“双联”工作接地气。鼓励有条件的人大代表通过资金、技能、就业等形式,与困难群体结对帮扶、捐款捐物,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2023年6月组织开展“百镇千村万户访民情聚民智促发展”主题活动,辖区五级人大代表11987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到镇(街道)、村(社区)中开展活动。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推进法治建设、工业振兴、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重点内容进行。依托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利用村民小院、田间地头等开展小院“板凳会”“代表有约”等活动,以面对面、接地气的联系方式,听民意解民忧。对于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通过转办、交办、跟踪督办等推动问题解决。
  五、规范履职档案内容,实现代表管理水平提升

  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的原则,为本市自治区、市两级共501名代表建立书面履职档案和电子履职档案,统一规范代表履职记录,细化量化代表履职管理。履职档案明确代表履职的详细内容,将代表个人基本信息、出席或列席人大各类会议、参加调研视察和培训、提出议案建议、每年述职报告等内容记录入档。通过规范日常履职管理,不断健全履职档案内容,让履职档案记录科学合理,不断推进代表管理水平提升。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