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有关乡村振兴的建议收到答复
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 广州日报  浏览字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日益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也牵动着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心。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围绕着“健全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人才培养”等提出建议。记者近日了解到,上述建议已收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答复。

  鼓励建立“菜篮子”产品联保联供机制
  针对黄秀芬等7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健全全国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在答复中表示,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也是主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大省,在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支持广州市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团体标准10项,总限量指标值达21210项次,初步实现“一个标准”供市场,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互认。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支持广东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鼓励建立“菜篮子”产品联保联供机制,深化产销合作,促进产需平衡,做好区域间保供稳价协作。推动利用衔接资金支持广东省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初加工、集散分销、冷链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为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给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农业农村部将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支持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方面,商务部已开展预制菜市场研究,对广东、山东、福建等地深入调研,正在推动建立预制菜工作联系会商机制。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预制菜行业标准研究,引导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预制菜产业标准制定、技术攻关、示范应用等工作,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针对陈奭荣代表提出的《关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层科技创新条件,强化技术集成应用,着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育种创新,健全多元投入、资源共享、权益分享机制,加快科技集成创新与推广服务有机融合、技术服务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答复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提升水稻集中育秧水平。一方面,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中央财政先后支持华南农业大学建设南方水稻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和水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着力打造南方水稻全程机械化科研创新及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加强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建设。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南方地区集中育秧设施建设的通知》,支持广东等双季稻省份建设集中育秧中心,政府给予适当补助,促进提高集中育秧服务能力。
  同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指导服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强化创新,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广订单农业、产销一体等长期稳定对接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提升种粮收益。
  粮食产业良制方面,答复提出培育壮大融合主体,搭建融合平台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指导各地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抱团发展。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聚焦粮油猪等重点产业,新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进一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针对谢青梅代表提出的《关于全面实施“县镇村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答复表示,农业农村部2021年底制定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对加强乡村人才定向培养作出具体部署,提出通过公开招录、定向培养、人才聘用、劳务派遣、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充实基层农村改革服务力量;鼓励各地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技术人员等向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流动。
  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共同体”方面,农业农村部会同教育部统筹用好社会资源,将农业高校、涉农职业院校、农业企业等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2年,全国共有36所农业高校、167家农业职业院校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共有196家农民合作社、139家农业企业、1142所其他民办机构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乡村人才定向培养试点示范方面,答复表示,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推进乡村人才定向培养试点示范工作,有力带动提升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指导各地因需制定专项培养计划。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另一方面,确保带编就业。2022年,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三定向”培养方式,吸引一大批大学生进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