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曹琛:托起社区老人“稳稳的幸福”

来源: “杭州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奶奶,这是送给您的午餐,还热乎着呢!”
  
  这个春节,上城区小营巷社区内格外热闹。不少孩子趁着寒假,跟着父母加入到了为社区空巢老人送餐的队伍中。
  浓浓的敬老爱老氛围让小营巷社区充满了温馨,也让红巷精神熠熠生辉、持续传承,而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曹琛所期盼的图景。多年来,她用心用情履职,持之以恒聚焦聚力老年人幸福生活,通过高质量建议引领社区敬老爱老风。
  “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话不多,但真正为居民做实事。”这是社区居民对曹琛的评价。
  近年来,曹琛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党委—老墙门综合党委—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组织架构,助力打造集民意收集、事务协商、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社区最美人大代表联络站”,实打实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曹琛将自己所在的小营巷社区作为“试验田”,她对社区的各类情况熟稔于心——小营巷社区拥有1万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2771人,超过四分之一,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841人,空巢、独居老人206位,仅凭社区18名社工,难以满足老人们各种生活、心理、精神上的服务需求。
  这些曹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通过深入调研,收集民情民意。她在2023年提交了一份建议,提出要充分发挥敬老公益组织的辐射作用,促进形成社会层面敬老爱老助老氛围。
  在她看来,撬动构建社区敬老生态,关键在于一个个温暖的小切口。“小雨馒头”,就是其中之一。“从去年7月开始,每个周三下午,我们的社工、党员、志愿者、居民都会聚在一起,为独居老人制作馒头。”曹琛说,起初只是单纯为了满足独居老人想吃玉米馒头的愿望,但消息传开后,居民、辖区单位纷纷出力出物资,渐渐变成了一项固定公益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每次出锅的馒头从100个增加到300个。半年时间里,1万多个热腾腾的“小雨馒头”像雨露一样润泽独居老人心田,也激发了小巷子里邻里互助的大爱。趁着这股劲儿,曹琛又推广起爱心送餐服务,“我们组建了一支敬老送餐队伍,为社区里有需要的50位空巢老人风雨无阻地送午饭”。
  曹琛提交的建议也有了好消息。多个相关部门联系曹琛,进一步了解目前基层社区居民养老中的困难和痛点。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聚焦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让她更加干劲十足。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曹琛着眼于社会普遍存在的老龄化问题,重点关注“一老”服务。通过过去一年的探索,曹琛不仅在社区打造了更多敬老服务品牌,也在密集的走访中收获了许多来自社区居民的真实声音。

  “看到社区的老年人就像看到未来的自己,我最大的牵挂就是照顾好、服务好老人,在社会层面形成全民敬老社会风气,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曹琛表示,她将不负重托,紧扣社区发展所需、居民所急所盼,努力提出选题准、质量高的代表建议,尽力将社区居民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