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宿迁人大:上联下带,奏响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最强音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为此,宿迁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探索实践,在组织好本级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基础上,统筹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协同联动,充分利用市级人大位于中间层级、便于“上联下带”的特点,探索构建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新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三协同”
  聚合协同履职力量
  “我们虽然是县人大代表,但是可以与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乃至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履职,更广泛联系群众,更高效开展活动,更深入讨论议案。”对协同履职带来的变化,泗洪县人大代表刘红美感受真切。“告别‘单打独斗’,代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她感慨。
  代表如何高效协同履职一直备受关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制度为先导,创新制定《宿迁市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办法》,统筹建立“三协同”工作体系,推动协同履职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协同联系人民群众,以村(社区)为单元确定代表协同联系点,其中全国、省、市三级代表就地就便或对口联系,县、乡两级代表按原选区联系,全市近8000名五级人大代表共协同联系1399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在街头巷尾、广场公园等场所,广泛设立社情民意收集点,各级代表协同接待和联系群众,做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
  协同开展专项活动,在组织市人大代表参加立法、监督等工作时,要根据活动内容邀请相关领域的其他层级代表协同参与,充分听取不同层级代表的意见建议,注重汲取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组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主题教育实践等各类活动时,都应涵盖五级人大代表。
  在《宿迁市安全生产条例》前期立项和立法调研中,市人大代表、沭阳县新河镇妇联副主席姜爱花都积极参与。“我们在平时调研中收集到很多关于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方面意见建议,提出来后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姜爱花说。
  协同提出议案建议,建立代表联系人制度,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分别向下逐级联系一名代表,强化双向互动,如基层代表发现超越本级权限的问题,可反映给上级代表调研提出议案建议,在更高层面得到处理或解决;上一级代表发现需基层解决的问题,也可反映给基层代表来提出议案建议,打通议案建议跨层级沟通渠道。创设代表集中活动周,在人代会前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开展调研,集中商讨各自拟提出的议案建议,集思广益提高议案建议质量。
  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马腾提交《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全链式”发展的建议》。“虽然由我提交,凝聚的却是大家的心血!”马腾回忆,此项建议从选题到调研,再到撰写、修改都是集思广益的结果。
  “全方位”
  优化协同履职方式
  “无论理论学习,还是开展活动,都可以到代表小组,既便捷又实用。”宿迁市人大代表、泗阳县临河镇西稍村党支部书记熊月乔说,作为在基层工作的市人大代表,创新设立的市人大代表小组为其协同履职提供了有效依托。
  围绕推进协同履职,市人大常委会在强化统筹调度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市人大代表小组的“纽带”作用,实现代表协同履职的自我管理和顺畅运行,赢得了各级人大代表的“鼓掌”“点赞”。
  具体来说,科学编好联动组,以市人大代表小组为依托,按照结构合理、分布均衡、便于组织的原则,相应编排在宿全国、省人大代表及县、乡人大代表,形成30个代表协同联动组,其中上下级代表联系人均分配在同一组内,便于深度交流和联系。
  在此基础上,精心挑选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善于组织协调的市人大代表担任协同联动组召集人,牵头组织开展协同履职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渔樵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姚路路就是协同联动组召集人之一。“姚代表不仅政治素养高,履职能力还强,我们都佩服她。”编在同一联动组的宿豫区新庄镇人大代表、新庄社区居委委员徐玉莲说,姚路路代表及团队经常开展宣讲,面向全区乃至全市,大力介绍“畜禽—菜—渔”生态循环种养方式,推广渔樵模式,并主动为合作的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销售帮促等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还按照“标准+示范”目标,建成30个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活动室,重点培育一批优秀代表发挥作用的示范点。所有活动室均建在村(社区),成为五级人大代表直接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民意窗”。
  “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初确定并发布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重点活动安排。”据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工委主任苗娟介绍,按照计划,2023年度共有5类8个项目,各联动组结合各自实际,组织本组各级代表共同商定具体活动事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协同履职活动。
  “搞活动”
  拓展协同履职空间
  “建议强化‘中国酒都’品牌建设”“建议不断提升产业链科技化水平”“建议围绕技术改造、扩大规模、上市发展等方面,加大企业培育力度”……近年来,宿迁现代化建设方方面面都听到“代表声音”、看到“代表身影”。
  这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活动为抓手,突出政治引领、服务大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设有针对性和牵引性的活动载体,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参加,拓展代表履职空间,放大整体效应。
  “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代表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四化同步·改革有我”主题活动,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围绕省委省政府交给宿迁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实现路径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做到我献策、我行动、我监督,先后分4个专题提出1.2万条改革发展建议,形成200多项改革创新重要成果,参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发展等10多项联动监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岗位创优、履职行权、联系群众等10项清单任务,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
  成效显著的还有立法五年规划项目大征集活动,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规划项目遴选网络投票,代表参与率达97.8%,带动近10万名群众参与其中,提出立法建议3137条,创造了全国人大系统立法群众参与最高纪录。
  “强保障”
  提升协同履职质态
  针对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参与规模大、层级跨度大、组织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强化能力建设和保障,促进协同履职开展有序、提质增效。
  为此,坚持以上率下强责任,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以普通代表身份进驻协同联动组,积极参加协同履职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下沉联系各县(区),开展主题宣讲和“家家到”式的实地指导,保证协同履职依规操作、稳妥推进。建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工委牵头、各专工委办配合、县乡人大承接落实的组织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全市“一盘棋”。
  要揽“瓷器活”,必先练就“金刚钻”。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学习调研提能力,在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先后举办11期代表“大讲堂”,讲史讲法讲理论。定期召开履职故事分享会,推动各级代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共同进步。制定出台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确定一批重点调研课题,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组团式调研,形成协同攻坚的生动局面。
  当前,宿迁市“数字人大”已经全面贯通应用,平台立足宿迁人大信息化建设实际,坚持统分结合、系统规划,坚持需求导向、重在应用,坚持立足现有、整合融入,坚持稳步实施、逐步完善,坚持纵横结合、全面覆盖的原则,创新打造“155”宿迁人大一体化数字平台。代表“全天候”履职网络平台则是宿迁“数字人大”特色模块,集履职管理、积分生成、智能导引、数据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使用范围覆盖市县乡三级人大组织和五级人大代表,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使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更加便捷高效。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用户需求牵引应用场景的开发,推动很多有宿迁特色的典型应用场景的开发。”泗阳县人大代表、大兴小学校长史立峰对新开发的代表全天候履职平台赞不绝口,“有了这些平台,协同履职就插上了智慧翅膀!”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