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阳明区:人大监督助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 “黑龙江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牡丹江市阳明区人大常委会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切实履行好人大司法监督职责,突出加强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大力开展“四进视察调研”工作,促推“六大保护”落实落地,积极探索监督检察工作载体路径,多措并举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显成效,着力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由“面上”向“纵深”转变。
  强素质,提高专委会整体监督水平
  为加强工作力量,阳明区人大换届选举产生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新一届委员,精选了精通法律专业,有爱心,热衷公益事业的代表,从而加强社会运行的监督力量,实现监察的全覆盖。围绕今年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检察工作调研专题,实现人大监督有刚性、更立体、富实效,在阳明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监司委全体委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学习。围绕人大工作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出台专委会规章制度,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发挥专委会职能作用。
区人大监司委委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宣传,营造保护未成年人良好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法治思维,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上,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对象的法律职责和法律义务,要求各部门要坚持需求导向、科学规划、形式多样的原则,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在法治的引领下开展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增强青少年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培养崇尚法律的理念,家校社、多部门联动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预防,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在阳明区人大常委会上,聘请检察官为全体委员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办案经验和工作体会,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增强了常委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意识。
聘请检察部主任张瑜在人大常委会上为全体委员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
  搭平台,大力开展“四进”、“六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坚持监督不替代、到位不越位,开展“四进视察调研”,以司法保护、能动履职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六大保护”相互融合、协同发力,形成“化学反应”,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一是走进检察院,参加“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活动,参观阳明区检察院的听取意见室及案管大厅,观看了未检工作开展情况视频;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检察长汇报了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委员们对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走进校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联合区政法委、团区委、妇联等部门开展法治宣讲,自2021年以来在辖区内的11所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53次,覆盖率100%,覆盖师生15000余名。三是进社区、乡村,指导督促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走访及普法工作,帮教未成年人回归校园。推荐社区优秀代表担任公益诉讼观察员,及时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并开展走访调查。四是进机关职能部门,监督区公安分局、市场监督局、教育局、司法局、民政局、文旅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网吧、宾馆、酒店、文身、纹绣、美容等经营场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监督,发挥好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和社会力量的联动,形成全面综合 司法保护,共同把未成年人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建机制,形成未成年保护合力
  为了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用足用好法律监督手段,区人大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推动完善政法机关衔接配合与政府职能部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跨部门合作机制,建立未成年人司法借助社会专业力量的长效机制,优化整合资源,构建信息共享等体制机制,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帮扶救助未成年人被害人的强大工作合力。今年年初,我们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按照人大代表1+N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方案精神,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进驻检察院参与调解、进行普法,选配了15名优秀的人大代表按照专业分类实行预约调解,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从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纠纷化解体系,人大代表共参与调解成功4例案件,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两次未检工作报告。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