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刘莉莉:守护村镇文化地标 助力乡村振兴
“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梳理各地历史文化脉络,凝练其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核,建设村镇文化地标,使之与当地文化旅游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 刘莉莉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既是其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它深入灵魂的精髓。我认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也要将文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梳理各地村镇的历史文化脉络,凝练其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核,建设村镇文化地标,使之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乡土文化地标,包括显于乡村或隐于山林的亭台楼阁、浮雕石刻、家族宗祠等。这些地标是散文名家余秋雨先生书里“童年时候家乡的牌坊”,是高原歌手降央卓玛歌声里“苦苦等待的雪山之巅”,是画家李柏林笔下的《古堰清明放水图》……
这些乡土文化地标,凝聚着心血、传承着智慧、饱含着精神。作为我们记忆深处标识化、表征化的家乡形象,它们和那些以勒石、铸铜、树牌等形式记录的先祖题刻、名人碑文、古韵匾联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抚摸乡野之厚重、祖辈之荣光、少时之回忆的一个个锈迹斑斑的符号。
据我近年来的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地标,正面临着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缺乏保护主体和保护动力是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消亡危机的重要原因。除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地标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保护外,大多数位于农村乡野的文化地标,不管是私人所有,还是乡村集体所有,都没有法律法规明确所有者应该承担保护的义务。再加上基层财力有限,一些地方对很多文化地标的保护也就成为“非紧急的事项”。比如,在一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没有对古建筑进行评估,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致使一些优秀的古建筑被拆毁;有些乡土文化地标,如宗祠,由于缺乏保护主体,遭到较大破坏。
为此,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我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村镇文化研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对村镇重要的历史文化与各类文化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构建完整脉络,凝练文化内核,形成研究成果,为建设村镇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提供理论支持。
结合村镇特色,凝练文化品牌,建设村镇文化地标。深入挖掘各村镇历史文化与其他特色文化,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实现一镇一文化主题,一村一文化特色。建设村镇文化展馆,拍摄文化宣传片、纪录片等,通过新闻媒体与互联网广泛宣传,提升各乡村文化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深入挖掘村镇文化中蕴含的潜在经济价值。将文化品牌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开发各类文旅产品,以文促商、以文兴农,实现文化赋能、经济唱戏。
深入挖掘村镇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核。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村镇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倡导文明新风与社会正能量,促进民风民俗、社会风尚的向好形成和社会和谐。
(整理:记者卢金增)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