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佳木斯市东风区人大:将代表之家建在企业上
让家门敞开 家人常聚 家和事业兴

来源: “黑龙江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为进一步密切企业界人大代表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好企业界人大代表“人才库、智囊团、主力军”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汇聚东风、扎根东风,共谋发展,东风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以服务企业为己任,依托“三个平台、一个桥梁”(招商引资、信息交流、业务合作平台,政企联系桥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创建了“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让“家”打造成为企业家代表学习交流,提高素质的主要阵地,密切企业界间沟通联系、“谋招商、议项目、话发展”的重要平台。
  强化保障
  在筑牢工作基础上下功夫
  “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企业和企业家,是推动政企对接、银企对接、经贸交流和法律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征集企业诉求、深化为企业办实事的独特渠道,是加快落实市委“六区、八中心”和区委“四区一极”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形式。建成后,以“年年有计划”“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为目标,采取座谈、洽谈等形式,适时邀请区级领导及区直有关部门约见企业家和企业界人大代表,组织政企对接、银企对接、经贸交流、法律咨询等活动,让“家”真正成为架起政企的“连心桥”、企业发展的“信息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谋事创业的“议事厅”、政策法规的“宣讲站”、助企纾困的“直通车”,也成为企业界人大代表学习、交流、履职、服务的重要阵地。
  强化管理
  在搭建政企平台上求突破
  东风区人大常委会以“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争先晋位,岗位建功”活动为主题,助力东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为目标,发挥企业界人大代表的影响力,将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建在企业上,让“五心”“五员”工作法在“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亮起来。
  (一)精“心”宣讲,争做一名优秀的“讲解员”,让政策法规引领更有深度。东风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企业界人大代表在服务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企业界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助力全区经济建设,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自启动以来,“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成员已深入中小企业开展政策讲解服务31次,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上门服务”让政策信息精准直达企业,让企业迅速地了解、掌握各类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获得感。
  (二)贴“心”服务,当好招商引资的“牵线员”,让投资者感到更有温度。充分利用企业界人大代表的优势,全力推进“以商招商”、“以企引商”,积极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事事关乎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现已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12个,接触客商33家。
  (三)热“心”宣传,当好政企信息“宣传员”,让惠企政策落实更有广度。为促进企业界人大代表、企业家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常委会在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了“互联网+”信息平台,通过“家”的微信群、诚信东风等线上手段,把惠企政策、法律法规、企业招聘、产品营销等内容,精准推送到信息平台上,保证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沟通顺畅。常委会结合国家、省市区相关惠企精神,印制《2023年最新惠企政策及措施汇编》发放给企业。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发展改革工信局、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通过平台推送各类惠企政策140余项,区法院、检察院、应急局消防大队提供惠企措施56条。
  (四)全“心”护航,当好助企纾困的“服务员”,让中小企业发展更有力度。以暖企、助企、惠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的“大手拉小手”包联活动,“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向每一个企业派驻一名企业界人大代表,为企业提供更直接、更全面和更高效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更好。通过企业家大手拉小手活动,将33家大企业与33家中小企业结成一对一,形成“一企一策”的帮扶对子,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区监察委通过不定时、不间断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经营难题、职能部门政策落实、实时跟进问题解决等情况,压紧压实部门责任,把护航“探头”架设在一线,将护航“触角”延伸全区企业,确保企业反馈的问题有回应、有落实。
  (五)尽“心”履职,争做一名出色的“监督员”,让社会责任落实更有宽度。通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东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企业界人大代表之家”到辖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围绕营商环境、行政执法、政务服务、招商引资、市场准入以及企业急难愁盼等方面征求企业见和建议46条,通过认真梳理,转交给区政府有关部门限时办理。
  强化服务
  在增强履职能力上出实招
  抓实工作举措,丰富代表活动,确保代表主体作用全面发挥,是切实做好人大代表服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的创建可以进一步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发挥其在东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运行中,强化服务功能,丰富活动内容,全力打造交流经验、提升能力、发挥作用、接受监督的展示台。
  (一)标准化“建家”提升归属感
  创建“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从零开始,逐步摸索,结合东风区实际,先后制定了《管理办法》《工作职责》等多项制度。功能设置、进家代表、活动安排和工作制度,都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实现了“有阵地、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督办、有反馈、有考核、有保障、有档案”的十有标准,让“家”人提升责任感;
  (二)多元化“用家”提升使命感
  紧扣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任务,支持和保障代表服务中心大局,履职尽责,以“家”为课堂、为阵地、为桥梁,让“家”年年有计划、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让“家”人提升使命感;
  (三)信息化“讲家”提升获得感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及时挖掘总结和宣传推广“家”运行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讲好“家”里的故事,让“家”人提升获得感,努力实现从“有”向“优”转变,打造有温度更有责任的“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使之成为东风区人大一张新的亮丽名片,让“家”人提升获得感。
  建设“企业家人大代表之家”是东风区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一种有效形式和做法。今后,东风区人大常委会将吸引各级企业界人大代表入驻“家”中,充分用好用活这一平台,开展多样性活动,让“家”成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阵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风区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编 辑: 刘海滨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