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涟水县人大:打造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履职平台

来源: “淮安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人大代表履职阵地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参加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执行代表职务的履职平台。近年来,涟水县人大在规范代表“家站点”运行的基础上,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把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融入到基层一线、延伸到产业基地,搭建人大代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平台。
  “五级人大代表帮促联盟”
  助力强村富民
  “只要符合酿酒高粱标准,我们全部收购。蔡工村生产的粉丝,今世缘购买!”全国人大代表、联盟顾问、江苏今世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祥悦在蔡工帮促联盟成立仪式上表达了自己对联盟的支持态度。
  今年,涟水县人大动员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挥自身的职务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在涟五级人大代表作用,以县级乡村振兴专业代表组帮促联系点为平台,特邀挂钩县领导、地方乡贤代表为联盟顾问,结对帮促的企业部门为共建单位,组建11个“五级人大代表助力强村富民”帮促联盟,联盟成员共同聚焦乡村振兴、聚力强村富民,坚持做到“三亮三争当”,努力将帮促联盟打造成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建功的示范点,推动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示范点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示范点。
  “通过高粱种植、甘薯种植以及粉丝加工项目,2023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70万元,预计2024年可达到90万元,2025年可达到130万元,基本实现富民强村目标。”联盟召集人王玮对蔡工村的发展胸有成竹。她表示,蔡工联盟将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为富民强村“趟”出一条新路子。
  代表专业工作站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以前,我们芦笋农户们有困难都得去镇里,还不知道到底找谁才能解决问题。现在啊,咱可以直接找工作站的人大代表,有时候人大代表们还主动上门服务,从内心里感谢他们!”金城村刘大爷激动地说。
  近年来,涟水县人大精准对接代表所长、人大所能与群众所需,在特色产业发展、弱势群体援助、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促进等方面建立20个“人大代表专业工作站”,推动代表履职阵地建设由规范化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升级。
  芦笋种植服务人大代表专业工作站的成立,让郑标、刘国轩、潘爽、赵洪明4名人大代表有了自己的专业阵地,有的负责技术支持、有的负责土地矛盾调解、有的负责后勤保障,分工不分家。涟水县人大按照“发起代表+共建代表+支持单位+专家团队”模式,为工作站运行提供“人才支撑”。来访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淮安市人大代表郑标都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并耐心地讲解有关政策和法规,对能现场答复的问题立即答复,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认真记录并承诺从快解决,确保让来访群众满意。
  “人大代表们真正是为咱老百姓着想,每件事都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当地群众一说起芦笋种植服务人大代表专业工作站,无不竖起大拇指。
  “我们将进一步引导专业工作站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履职活动,切实把代表专业工作站建设成为政策法律‘咨询处’、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专业服务的‘直通车’、宣传人大的‘展示窗’。”涟水县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负责同志表示。
  人大代表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
  赋能发展“软实力”
  “以前执法部门经常来罚款,现在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多以服务指导为主,小到宣传栏上的错别字,再到企业用工问题等都会帮助我们进行解决。”对于涟水营商环境的转变,在涟工作近10年的中信华产业园负责人最有发言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近年来,涟水县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在县行政审批中心、涟水农商行、淮安特创科技有限公司等25个部门及企业设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由1名人大代表联系对接,在广泛宣传各级惠企政策的同时,听取收集政策落实情况、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不足等,助力代表监督直通营商环境第一线,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找准“靶心”。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监测点的联系代表,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向县人大反馈了‘用气难’的问题,没想到得到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一位企业人大代表激动地说到。
  自监测点设立以来,通过走访座谈、设立意见箱、码上监督等方式,收集汇总交办110余条人民群众、项目业主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意见建议和企业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县人大相关专委做好督办、跟进、反馈工作,有效搭起监督“连心桥”,助力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针对代表履职阵地建设,我们还将出台‘1+7’指导意见,并结合‘数字人大’建设的契机,着力引导代表带头发挥特长、汇聚发展动能,为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涟水新实践贡献更多代表智慧和代表力量。”涟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超表示。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