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近年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着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汇聚强大力量、作出积极贡献。
感悟思想伟力,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之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
2023年4月19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暨机关效能提升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表示,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格,自觉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广东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黄楚平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深刻领会“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以法治助推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和实际工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023年5月15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汤黎明向《中国人大》杂志社采访组介绍,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实践”等9个选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调研成果转化清单,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
与此同时,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还制定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民生项目清单,明确6个方面33项具体任务,立足人大职能为民排忧解难,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力量。
2月15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调研代表依托联络站履职情况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情况。摄影/刘宇韬
让“高大上”的立法走进寻常百姓家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立法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二级巡视员钟永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立法实践中,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规立项、起草、审议等全链条各环节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确保把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体现在法律条文上、落实到立法工作中。
在立项环节,完善立法项目征集机制,向社会各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充分研究人大代表的意见,使立法规划和计划能够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反映社会需求和群众意愿。在起草审议环节,密切立法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于分歧意见较大、影响立法进度的难点问题,加大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力度。在实施环节,做好法规通过后的宣传普及工作,使法规内容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有效实施。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极大拓展集中民意、汇聚民智的渠道,已是新时代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和推动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另一方面,设立2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对立法的意见建议,使立法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制定广东省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珠海市香洲区、河源市和平县、肇庆市高要区、清远市清城区人大常委会等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调研,直接听取基层意见、了解基层情况。
“调研过程中,村居社区、基层单位和一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提出意见建议29条,有力促进了办法草案的完善。这次立法调研,让很多人眼中‘高大上’的立法走进寻常百姓家,既是一次开门立法的创新探索,又是一次反家暴宣传的生动实践。”钟永明说。
把“人民”二字贯穿监督的全过程
人大监督具有“人民性”这一基本属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链条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二字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以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董亮介绍,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贯彻到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比如,针对群众关心的水污染防治问题,通过持续重点督办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开展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等工作,保持监督水污染防治的战略定力。为了能听到更多原汁原味的百姓声音,省人大常委会及环资委改进和创新监督方式方法,通过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召开代表座谈会和群众座谈会等方式方法,了解实际情况及群众需求,推进监督工作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期盼。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广东省人大社会委一级主任科员张美玲说,在发展基层民主道路上,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不懈努力,以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修订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进一步加强党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程序,有效保障了村民民主权利。
建立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算监督处处长宋波告诉记者,目前全省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34个,包括19个县级人大常委会、5个乡镇、5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5家国有(控股)企业。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将继续发挥好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作用,保障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有序参与,努力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到预算决算审查、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各方面各环节,支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扩大代表有序政治参与,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不仅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力军。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扩大代表有序政治参与,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副主任王东江向《中国人大》杂志社采访组表示,从2018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统一部署,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推动解决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仅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成为新时代广东人大代表工作的特色品牌。
他介绍,平均每年近9.6万名代表参加主题活动,其中有9000余名担任领导职务的各级人大代表,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五年来,代表们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1913件,当月推动解决问题率达到6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人民主体地位得到切实尊重,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充分保障,充分印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闭会期间接待选民、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目前,广东全省建成1.2万多个代表联络站和700多个网上代表联络站。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李翔宇接受采访时说,在省人大的积极争取下,省财政每年投入3亿元,已连续6年对偏远地区的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予以补助,其中包括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王东江向《中国人大》杂志社采访组表示,今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同时,创建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样板站、示范站和标杆站,以点带面,真正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民意窗、连心桥、宣传站、大课堂和监督岗。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履职实践,必将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