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六安人大:立法保护红色文化 助推红色精神传承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23年04月21日 15:26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近年来,传承“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红色基因,六安市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转型路上,加快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2023年4月,记者在六安实地采访人大工作,看到了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的六安,也看到了紧扣中心大局、跑出民主“加速度”,为加快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贡献力量的六安人大工作新作为。


2022年6月28日,六安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制定安徽省内首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类市级地方性法规,《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继督办关于推进合六同城化的议案之后,督办“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议案”;

持续深化环保领域监督工作,助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群众幸福生活增绿添彩;

扎实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实现代表为民履职常态化、制度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走进绿水青山的红色六安,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间采撷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民主法治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六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传承大别山精神,跑出民主“加速度”,为加快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贡献力量的精彩写照。

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付新安告诉记者,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六安市金寨县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六安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六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近年来,六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殷殷嘱托,传承红色基因,拓展履职实践,发挥代表作用,在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高水平履职上持续用力,为助力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作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应有贡献。

2023年,六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标准推进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推深做实“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六安实践,以接续奋斗的履职成果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篇章。


位于大别山区的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图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内悬挂的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寨县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的一段话。(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立法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助推红色精神传承

每到春天,漫山遍野映山红昭示着六安的底色。“革命摇篮大别山,火炬燃遍鄂豫皖”。位于大别山区的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步入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一件件红色文物,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据介绍:“抗战时期,20多万人的金寨县有10万英烈为革命牺牲。每天都有不少人在这里参观,缅怀革命先烈。”

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六安留下了大量红色遗存。以地处金寨县西北部的汤家汇镇为例,不仅是皖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更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现有文保单位58处。

2022年,六安用一部“小切口”“小快灵”的地方立法为六安珍贵的红色印记“保驾护航”——2022年6月28日,六安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2022年7月29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条例》。《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六章34条的条例聚焦革命遗址遗迹的名录认定、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内容突出问题导向,立足地方特色,注重制度设计,为系统保护、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遵循。《条例》的实施,标志着六安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看到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新一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未来属于我们,加油!”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六安参观感受革命遗址遗迹。在许多六安人和外地游客心目中,金寨的红色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六安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六安持续强化红色资源凝心聚力、铸魂育人、推动发展的社会功能,“红色文化”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助力城市软实力建设,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保护传承利用好包括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在内的宝贵红色资源作为无上光荣的使命,立法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守护传承红色根脉,激励引领全市上下特别是青年一代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进新征程。

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付新安告诉记者,“《条例》是省内首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类市级地方性法规。制定出台《条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我们对革命先烈先辈应尽的政治责任。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老区宝贵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为加快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据了解,条例明确了革命遗址遗迹的范围,为充分体现老区革命传统凝练和传承发展的延续,将时间范围确定从五四运动开始,往后延伸至现代。完善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机制,条例要求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建立革命遗址遗迹保护联席会议机制,规定了与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文旅、退役军人事务、党史研究等部门的保护管理职责。

条例细化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措施,建立市、县(区)两级保护名录制度,建立保护名录数据库,对属于文物或者纪念设施的革命遗址遗迹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确立保护责任人制度,明确了保护责任人的权利义务等。

条例促进了革命遗址遗迹合理利用。条例要求,市、县(区)联席会议统筹研究力量,组织开展革命史料的收集、研究、编纂工作,挖掘、展示革命文化、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新闻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开设网上展馆、推出云展览、云直播,弘扬革命精神;各类馆藏单位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开展传承活动;各类学校和干部培训机构将革命遗址遗迹所承载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相关主管部门指导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培育红色旅游品牌,深化区域合作,促进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2年12月7日,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付新安赴舒城经济开发区开展“优环境、稳经济”调研活动。(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为推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六安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市中心大局,按照“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综合运用各项职权,为助推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就是六安市人大常委会的最新立法举措。

“本来以为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是件麻烦事,没想到政府把服务送上门,半个小时就办好了。”2023年2月,在六安市西商婚纱城,一位拿到产权证的商户高兴地说。

据了解,当天,婚纱城的商户们带着相关材料,在六安市不动产登记流动服务厅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快速有序地办结相关手续,取得不动产产权证书。

“这已经是六安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流动服务厅第三次到我们婚纱城现场为商户办理业务,已经为50多名商户上门办理了不动产产权证书。”西商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济要发展,环境需创优。六安市营商环境提升离不开有力的法治保障。聚焦“重商亲商”,强化制度建设,围绕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选准小切口,市人大常委会加快《六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进程。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市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启动《六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要求起草部门立足六安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注重与长三角地区接轨,努力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力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并推进“开门立法”,主动征询基层立法联系点、行业协会商会等意见,切实保障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效参与。该条例(草案)已提交2022年12月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进行初次审议。


2022年12月23日,六安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对《六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进行初次审议。(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2023年3月14日至17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市政府办、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单位就《六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进行封闭式集中修改论证。

制定《六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为推进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草案突出重点,体现地方特色,将六安市在对标沪苏浙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广受好评的举措体现、固化下来,助力打造市场环境更优、政务服务更高效、法治环境更好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六安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立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立法工作全过程,持续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探索“小快灵”立法模式,努力实现地方立法以“小切口”解决实际问题,以法治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制定地方性法规8部,修改1部。

比如,2017年制定《六安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纳入河长制管理;明确在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饮用水水源汇水区域,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禁限养区;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河道采砂,最大限度保护饮用水水质。2018年制定《六安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设立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关县区根据实际自行确定禁止燃放或者限制燃放的相关制度。条例实施以来,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得到全面禁止,县区燃放数量明显减少,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拥护。

2019年制定《六安市物业管理条例》,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诸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管理职责不清、“执法进小区”不到位,街道、社区指导监督责任弱化,物业企业服务意识不强,物业管理区域内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

2020年制定《六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融入法规的制度设计,对志愿服务、无偿献血、见义勇为等善行义举,进行大力倡导;对遵守公共场所、公共卫生秩序,践行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明旅游等行为要求,进行积极引导。2021年制定《六安市养犬管理条例》,主要从设立养犬登记、实行分区管理、明确养犬数量和种类、规范养犬人行为等方面,重点解决犬只伤人、犬吠扰民、犬只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突出问题。


2022年6月14日,六安市六届人大代表市直第三代表小组赴叶集区开展“聚力‘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以高质量履职护航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经济运行专题调研、督办关于推进合六同城化的议案、加强计划和财政预决算监督……近年来,一项项依法履职的实践,清晰勾勒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强化跟踪问效、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迹。

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如何?市场主体还存在哪些困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进度怎么样?……2022年,六安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带着问题和思考,组织开展经济运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双招双引”等专题调研,为全市经济运行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共提出36条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审议市政府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围绕“扩大项目投资、助企纾困解难、释放消费潜力、实施暖民心行动”等方面提出审议意见,推动政府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抓工业、稳增长,抓消费、激活力,抓民生、增福祉,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六安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合肥都市圈,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这既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围绕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在六安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汪巍、杜军等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合六同城化”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为办好该议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开展议案交办前调研,提出议案审查处理意见交市政府办理,并持续跟踪督办,推动市政府建机制、拓领域、谋合作。

“合六同城化产业招商项目进展情况怎么样?取得哪些成效?”2022年9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议案建议办理答复会在市行政中心小会堂召开,参会代表与承办单位负责人现场沟通,12个“辣味”问题直击要害,承办单位答得诚恳认真,答出了对策和承诺,更答出了代表们的满意和信心,通过面对面沟通,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推动大会议案办理取得更好成效。

“我们建立了合六同城化的18根梁柱,坚持产业、科创、园区、市场‘四个链接’合肥,在产业方面,深度剖析合肥产业结构,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前十个月新签约合肥市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423亿元。在市场链接上,争取15个高频事项实现与合肥市跨市通办……”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市政府负责同志用一串串数字报告了议案办理的成果。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指出,合六同城化的态势正在形成、效应逐步显现,并围绕做大做强承接平台、争取建立更高规格的推进协调机制等提出意见建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六安市人大代表、华夏幸福基业有限公司舒城区域负责人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随着舒城杭埠经济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的发展,每天自行驾车往返舒城县杭埠镇和合肥滨湖新区的企业员工较多,出行时间和成本较高,提出开通“舒城杭埠至滨湖新区”快速公交专线的建议,建议经过两地政府的重视和办理,公交专线现已开通,每天往返44个班次,大大方便了员工出行……这是六安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2022年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岗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代表们围绕“稳经济,暖民心”等主题,提出意见建议183条,推动解决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此外,六安市人大常委会还着眼管好人民“钱袋子”,持续加强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听取审议财政预决算、财政绩效评价、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报告,审查批准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要求政府加强财政收支形势分析、精准实施财政政策、规范预算执行、加强债务管理、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切实把财力用在刀刃上。


2022年9月19日,六安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及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集中答复工作座谈会召开。(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亮点频现

在六安深入一线实地采访,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新举措新气象新作为还有很多:

——既紧盯高质量发展,也聚焦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民生改善。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双招双引、推进合六同城化、融入长三角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立法、议案督办和专题调研,助推老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2023年,通过督办“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议案”“关于加快农村水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的议案”,推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守护蓝天碧水,厚植生态底色。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环境需求,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打出环保监督“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积极贡献力量。2023年4月,六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调研暨“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为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做准备。

——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和运行,充分发挥立法“直通车”广纳民意作用。目前,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共有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比如,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一审后,要求金寨县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相关革命文物保护专家、党史研究专家、革命遗址产权人、日常管理人等参加修改论证会,广泛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同时,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参加立法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听取群众呼声,向群众宣传法规制度,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立法“主人翁”地位,增强群众尊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创新督办方式,让代表议案建议“落地有声”。通过完善日常办理机制、健全代表参与机制、建立滚动督办机制、实行公开监督机制等举措创新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工作,坚持把督办代表议案建议与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相结合,并召开代表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方参加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集中答复工作座谈会,推动议案建议办理提质增效。2023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实现代表意见建议高质量和承办单位办理高质量的“双目标”,让代表感受到提意见建议真管用,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大别山曾用她的千里苍翠守护了红色火种,如今她又以“绿水青山”赋予这里“金山银山”。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六安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挖红色资源、把红色文化融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深居高寒山区的农民搬迁山下,挂上农家乐的招牌、接上互联网卖起山货,通过“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网上带货”走上致富路;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通过数字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让艺音体美课程覆盖乡村中小学;通过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至基层社区,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以公共文化赋能百姓美好生活……

黄春燕、陈先志、何家枝等六安市各级人大代表告诉记者,要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充分发挥本职工作优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助推六安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人大工作如何赋能新实践、展现新作为?六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不断探索实践,把传递人民心声、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人大履职行权全过程,贯穿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努力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六安路径,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奋力开创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为加快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贡献力量。

编 辑: 刘 冬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