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重庆市沙坪坝区区情
沙坪坝城市风貌
沙坪坝地处重庆市中心城区西部,嘉陵江绕城而过,歌乐山、缙云山纵贯南北,人文底蕴厚重,科教资源富集,优势产业集聚,城市持续提升,是重庆科教文卫大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主阵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始发地,面积396平方公里,辖26个镇(街道),常住人口148万,城镇化率96%。获评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等。
人文底蕴厚重。拥有千年古镇磁器口、重庆谈判旧址“林园”、郭沫若故居、白公馆、渣滓洞等抗战遗址和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是“红岩精神”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
红岩魂烈士群雕
科教资源富集。拥有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高校16所,重庆一中、南开中学、重庆八中、树人小学等中小学108所,在校师生约30万人。省部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48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9家、重庆市科技型企业2286家、“两院”院士13位,高层次研发团队50余个,人才资源总量达57.86万人。
重庆大学校园
开放优势突出。拥有重庆西站、成渝高铁沙坪坝站、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站(在建)3大高铁枢纽,6条铁路、4条高速公路、4条轨道交通,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和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铁路口岸、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国家级平台。
优势产业集聚。拥有以赛力斯汽车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阿斯利康等医药企业组成的12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峡广场商圈,已建成全国首个轨道TOD综合体“龙湖光年”、全市首个工业设计平台重庆工业设计城。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547.3亿元、占全市的9.3%,电子信息产业占工业比重85.3%。
千年古镇磁器口
城市持续提升。拥有西南医院、新桥医院等全国知名三级医院7所、各类医疗机构652家,民办养老机构数和床位占比重庆市第一。“和顺茶馆”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建成全市唯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水质国家考核断面(梁沱)达到二类水质。
二、重庆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概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在坚持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沙坪坝辨识度的人大工作经验成果。创建重庆市唯一一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重庆市首批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实施193个代表家站“三年提升计划”。探索建立干部履职评价制度。主任接待日活动持续19年深得民心。市人大代表工作在重庆市人大历次考核中均以第一名获评先进集体,荣获首届“重庆市人大代表履职贡献奖”先进集体。获评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敢闯敢干、实干苦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正在高标准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迭代升级代表家站,深化主任接待日,打造具有沙坪坝辨识度的民主立法最佳基层实践地。
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
打造民主立法最佳基层实践地。2020年5月,指导创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2021年7月,创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是重庆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市级两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区县。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群众主体、专家参与”工作格局、立法“民意直通车”职能定位、“135”整体工作思路(“1”指国家点“后来居上,勇争一流”、市级点“打造标杆,全市示范”建设目标,“3”指区、镇街、村社三级组织架构,“5”指全覆盖运行制度、阵地规范化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工作品牌塑造、群众参与激励五大体系),挂牌了石井坡街道等5个示范点、8个孵化点、13个普及点,建立36名立法咨询专家组成的专家库,遴选了218名立法信息员队伍,获评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先后就地方组织法等10部国家法律提出建议918条,已通过的4部国家法律采纳32条,走出一条既有沙区特色又具重庆内涵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品牌建设之路。
高标准建设代表家站。2017年至2019年,实施代表家站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全面完成193个家站升级改造。已通过代表家站,累计收集民情民意4538条,协助解决和反映问题1928个,联系选民和群众3万余人次。
坚持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活动最早可以追溯至2004年,已经持续十九年。始终坚持三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接待群众零距离。坚持一张清单办到底,将“小切口、大民生”诉求事项纳入征集清单。坚持“集体会诊分类”、意见办理责任、结果“通报验收”三项机制确保群众急难愁盼得到全面解决。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率队赴沙坪坝区调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
丰富完善的“小人代会”。沙坪坝区年中召开有“小人代会”之称的常委会(扩大)会议已然形成惯例。2010年7月,常委会首次以常委会(扩大)会议的方式,邀请全体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副区长分管重点工作半年完成情况报告和“两院”的重点工作半年完成情况报告。这是人大工作创造性开展监督的一项生动实践,是我们对民主化进程的一次成功探索,它既不改变常委会的法定程序,也不突破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有利于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有利于区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进行日常的监督,有利于实现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良性互动,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1980年8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设处级综合办事机构1个,即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4个,即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办公室4个,即监察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办公室、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全额拨款副处级事业单位1个,即区人大信息研究中心。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8号
邮编:4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