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黄伟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同时指出,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各级人大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贯彻落实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用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必须夯实人大履职基础,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强化队伍保障,进一步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2022年5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部分市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座谈会。
2021年10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人大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明确地方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进一步充实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设置,健全地方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等。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对人大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指导。全区各级人大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指示要求,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大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关键,推进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确保人大履职运行顺畅、充满活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推进我区民主法治建设中展现人大的担当作为。
2022年7月至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三期举办了全区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履职培训班。
加强人大组织建设,确保履职顺畅高效。加强地方人大组织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就人大组织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地方各级人大要认真抓好落实。统筹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可以更好地保障人大有效运转,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得以有效落实。必须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贯彻实施好地方组织法,完善人大主要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使人大机构设置与职能相匹配,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整合、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人大工作平台。人大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计划、预算,决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决议决定等,都要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科学决策。探索建设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生态环境资源等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地或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为人大开展相关领域工作提供支持。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发挥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立法专家顾问库、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及计划、预算审查咨询等专家库的作用。增强依法履职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立事业单位,加强法治研究机构、预算审查服务中心、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工作保障。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研训中心、宣传教育馆等,展示各级人大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推动全区各级人大通过依法履职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智慧人大”建设,推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人大履职有机融合,提高人大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确保人大干部队伍高质量。建设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是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区各级人大要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加强人大立法、监督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人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建立完善人大干部合理流动、能进能出、良性循环的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人大机关干部对外交流任职,增强人大机关活力。加强教育培训。坚持线上线下学习培训相结合,办好各类培训班、研讨班、专题学习班,有计划地对人大机关干部分批次进行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邀请专家学者辅导等,将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应知应会与服务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履职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实践培养和锻炼。采取跟班学习、以会代训、以赛代训等方式,提高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类专业人才的作用,扩大专业人才对人大工作的参与。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大常委会多渠道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代表们通过“板凳会”的形式向村民们征集乡村振兴意见建议。
持续推进基层人大建设,确保基层民主基础进一步加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加强基层人大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环节。坚持人民至上。全区各级人大,特别是基层人大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在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工作能力。加强县级人大工作力量和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县级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结构,配齐配强乡镇人大干部,有效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完善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建设好管理好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和人大代表联络站,拓宽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推进乡镇人大代表履职中心融合建设,加强统筹,整合力量,提高乡镇人大工作质效。严格工作考核。完善乡镇人大绩效考评机制,明确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所占的分值、权重。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