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人大:“三步走”听民意 零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
通讯员 舒保荐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开展听民意“三步走”:用心用力用情书写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大连答卷”,邀请大学生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努力做好代表工作,描绘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画卷。
人民广场传来人民心声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是为了将听取意见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将公众参与直接引入立法过程,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9月27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办事处成为辽宁省首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31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中仅有的4个街道办事处之一。
从2015年和2021年先后成为市、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再到如今挂上“国字号”招牌,人民广场街道办事处先后参与了全国及省、市人大常委会30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征集工作,累计提出修改意见建议316条。街道退休干部刘长歧激动地说:“这等于是‘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带上去的是咱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老人记不住垃圾分类,让老师给孩子讲,孩子再给老人讲”“供暖测温不能挑白天最暖和的时候”“社区公共绿地不能变成个别居民的菜园子”……生活垃圾分类、物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港口管理、妇女权益保护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人民群众的意见如何传达到立法机关?人民广场街道办事处通过“1+3+1”工作体系——第一个“1”即“党群一张网”;“3”即500名信息员、8个专家人才库、10个顾问单位组成的3个主体;第二个“1”即网上征集平台,推进联系点工作网络全覆盖,搭建起畅通民心民意的“连心桥”、汇聚民声民情的“建言站”。
“我们做到了有组织、有制度、有专人、有经费、有场所、有网络、有活动、有台账。”人民广场街道办事处基层立法联系点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老百姓的立法建议得到尊重甚至被采纳,我感到很光荣、很自豪!”78岁的老党员杨桂香见证了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发展过程。从2015年起,她便作为居民代表经常受邀到街道参加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意见征集活动。
谈起自己参与立法的经历,杨桂香记忆犹新。“我曾在街道参加《大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的意见征集。当时第十一条是讲公共场所秩序的,但说得比较笼统。我就提出,应当更确切一些。”经过研究,立法机关采纳了她的意见。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担当。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力支持人民广场街道创新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努力把联系点建成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前沿阵地。发扬民主、汇聚民智,努力把联系点建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窗口。用心用力用情书写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大连答卷”,为法治大连、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大学生首次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在不久前召开的大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来自大连10所高校的22名大学生受邀全程旁听会议。这是大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邀请大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也是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系列活动之一。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部署,邀请青年学子旁听常委会会议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学生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活动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作为初入大学的新生,第一次现场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看到了代表们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应该将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扎实学好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旁听这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来自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大一新生孙嘉岐第一次穿上西装,这也似乎象征着刚刚进入18周岁的他已经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青年。
和很多旁听会议的青年学子一样,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于贻对此次常委会专题询问大连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场景印象深刻,也让她更加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
“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矢志科研报国,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突破,努力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她说。
“应该让城市文化更多地走进校园、融入大学各项活动中,更好地增进高校学生对城市的了解和情感认同;企业不仅要重视‘金九银十’的秋季招聘,还应当加大在春夏季对毕业生的招聘力度……”
下午会议分组审议有关专项报告,当主持人问到“旁听会议的青年学子对留连就业发展有什么意见建议”时,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大四学生邹佳轩勇敢举手发言。“作为大四学生,我要把我了解的情况通过人大常委会会议反映出来,真正地能够帮助同学们找到理想的工作。”
来自大连10所高校的22名大学生受邀全程旁听大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邀请大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除了专题询问,这次常委会还听取了涉及大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国有资产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双减”工作等情况的专项报告。参与旁听的学子们纷纷点赞。他们表示,通过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进一步增进了对大连这座城市的了解与认同,再次感受到大连这座城市的开放与活力,希望毕业后能够建设大连,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
这一幕幕、一句句铿将有力的话语,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心中有自信,脚下有力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向青年学子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增强青年人的制度自信,让他们在未来道路上行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打造“五张”代表工作名片
2022年,新一届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通过提升能力、夯实基础、补强短板、创新实践,打造“五张”名片,全力答好代表工作新考卷。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培训工作,致力于打造“学习培训”名片。在制定《大连市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代表履职学习培训规划》的基础上,每年都围绕常委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计划,分别组织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题培训。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设线上直播、网上课堂、线上慕课,保证代表培训不耽搁、学习不中断、履职不松劲。如今,登录“代表履职”App,学业务、看视频、比学习、谈体会,已经成为市人大代表的学习新时尚和新常态。
如何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为此,市人大常委会打造“联系代表”名片,来更好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拓宽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的履职渠道。
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将邀请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代表由以往的每次10人增加至22人,实现每届任期内,基层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全覆盖。同时,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让代表们交流履职体会和经验,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说真话、道实情,反映群众意见,提出真知灼见。
同时,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云列席”“云联系”活动,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将传统的“面对面”转化为隔空的“屏对屏”,实现“纸上档案”到“手机履职”方式的转变。
自2005年启动“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以高标准搭建起遍布全市149个乡镇和街道的代表家站工作平台。此后,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夯实家站履职平台载体,打通人大代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实体家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上代表家站”的新模式。代表们又多了一条倾听群众呼声的高速通道。
经过几年的实践,全市1197个代表家站建设日益规范,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代表家站这座“连心桥”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走进基层群众,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代表就在眼前、民生有人关注、民主就在身边”。一个坚实的履职平台,一张“家站建设”的名片,成为市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工作的生动缩影。
代表建议凝聚着代表们为民代言的拳拳之心,饱含着人民群众的重托和企盼。为了擦亮“为民代言”的名片,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作为确定立法、监督项目和起草法律草案、提出审议意见、推动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持续深入完善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和高质量办理建议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相互促进,通过培训提升、内容指引等“十个机制”,实现代表建议办理过程和结果的“双注重”。
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代表建议解决率由59.5%提高到78.6%。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大连海事大学专家智库编制新一届的代表议案指引和代表建议指南,引导代表发挥专业优势,紧扣振兴发展之需、紧盯社会治理之需、紧贴人民群众期盼之需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
为了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展示代表履职风采,更好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树立代表良好社会公众形象,形成共同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市人大常委会已连续5年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人民好代表”“人大代表好建议”推选活动。“代表风采”的名片早已深入人心。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