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稳住经济大盘

来源: 法治日报  浏览字号: 2022年09月06日 08:18

9月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

与会人员认为,今年以来,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出现滞胀迹象,复苏有所放缓,面对困难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总体看,年度计划执行有序有力,多数指标进展较好,重点任务顺利推进。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人员也指出,当前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下半年推动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挑战更多,完成年初的目标任务仍需作出艰巨努力。就今年下一阶段如何促进经济更好发展,与会人员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兜牢民生底线发展民生经济

如何进一步加大保民生的力度,是多位委员在发言中重点提及的内容。

李锐委员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贯穿到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每一件实事中。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老有所养和幼有所育,关系千家万户,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李锐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强化政策的“实”和“效”。

“对于老百姓来说,民生兜底保障是一个底线,是政府的责任。但只提兜底保障民生是不够的,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因为兜底是面向低收入困难群体的雪中送炭,带不来消费,刺激不了经济增长。”郑功成委员在发言中强调,应当重视发展民生经济,把民生和经济结合起来。

郑功成说,从发展视角出发,不仅要为低收入困难群体雪中送炭,还要为中高收入的人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才能促进消费,只有将民生和经济结合起来,让民生经济不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且能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性产业,国家发展就会有新的气象。”

他希望下一步能有所突破,对民生经济的发展能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行动。

张毅委员认为,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债务偿还和隐性债务控制也存在较大压力,全球通胀高起,大宗商品、能源、粮食等价格持续上涨,异常天气对粮食丰收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有关方面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妥善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兜牢民生底线。

运用有效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对下半年经济形势不宜过于乐观,须制定新的应对措施。”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新华认为,要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安排。

刘新华建议,要推进宽货币向宽信用的形成。努力保证货币政策的真正落实,保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就必须认真把货币政策与经济的实际运行把握好、结合好。特别是对新型货币政策的工具要加深理解,加大推进力度。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今年下半年尤其要更加关注金融风险的防范,特别要把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稳定和项目安全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地方债偿还、企业债违约、房地产债外溢、中小银行挤兑以及资本市场风险等方面予以高度关注,运用有效手段使防范金融风险安排真正落实到位。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李飞跃委员建议加大对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的指导支持力度。“关键要在做强担保机构、做大担保规模、增强担保能力上下功夫,做到体系重构、取向重归、管理重塑。”李飞跃说。

在体系重构上,要创新中小企业担保体制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担保机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切实解决资本金被抽走、风险补偿机制名存实亡、三级担保体系“头重脚轻”等问题。在取向重归上,要理清担保主业度,强化中小企业稳就业稳民生作用的认识,推动政府、担保、银行三方共同聚焦、协同发力,重点是要把关注取向由更多重视平台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转到更多关注中小企业上来。在管理重塑上,要健全服务中小企业的尽职保障机制,进一步细化助企纾困金融政策的具体举措,明确断贷、抽贷等行为,强化对银行断贷、抽贷行为的考核。

健全粮食安全政策保障体系

“农村集体现有7万亿资产,65.5亿亩土地等资源。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把农村资源进一步搞活,创造增值空间,将会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在刘振伟委员看来,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消费需求不振的重要方面。他建议,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将成熟的经验尽快转化为法律规范。

结合基层农村工作实际,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士强建议,健全粮食安全政策保障体系,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具体包括:健全粮食生产保护措施;完善粮食安全金融保障体系;加强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建设,在信贷支持和保险两个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等。

李士强还建议完善政策支持,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和营销设施,支持休闲农业聚集村合作组织、休闲农园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农户联合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集中建设农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公共设施。

“科学合理确定财政补助比例,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可折股量化到普通农户或组织成员,从而使农民参与到全产业链价值链的利益分配。”李士强说。(朱宁宁)

编 辑: 冯 涛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