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人大:满意度测评助推审计整改落地见效

文/通讯员 袁力志 李超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孟伟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21年05月08日 07:50

核心提示:湖南省人民政府收到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整改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函后,要求不满意票数达10票以上的3个部门继续加强审计整改,并向省人民政府专题汇报整改情况。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创新审计整改监督方式,推动审计整改走深、落实、见效。

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方式。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包括深化拓展监督内容,用好监督方式方法,强化监督结果运用,与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紧密结合,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等方面。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过往好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聚焦突出问题,瞄准靶向发力,确保《意见》落地见效。


2020年7月10日,湖南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供图)

制度先行:确保改革措施“于法有据”

如何保证既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又突出地方特色?省人大常委会在准确把握《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进行预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人大推动审计整改的各项改革措施“于法有据”。

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贯彻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出台。

《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制定跟踪监督工作方案的程序,听取责任部门单位整改情况报告等内容。具体来看:

一是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在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等配合下,提出跟踪监督工作方案建议,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后实施。

二是省人大常委会在听取省人民政府整改情况报告的同时,听取跟踪监督突出问题的整改责任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报告。

三是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整改情况报告后,对跟踪监督的整改责任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

四是省人民政府、省监察委以及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等部门要共同发力,推进审计整改。

五是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情况报告的内容,并按规定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供审计查出问题清单、整改责任清单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清单、跟踪监督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情况的详细材料。

精准识别:确定跟踪监督突出问题

2020年,省审计厅首次运用大数据对省级109家一级预算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全覆盖”,省人大常委会审计整改监督的范围随之大幅拓展。如果继续延续以往逐一听取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整改满意度测评的做法,存在不小的难度。这样一来,精准识别突出问题成为审计整改监督取得实效的关键。

对此,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多次讨论,最终明确了精准识别的标准及程序。一般来说,标准包括以下3条:一是“普遍有”,即被审计单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二是“反复现”,即一些“屡审屡犯”、反复出现的问题;三是“关注高”,即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对审计查出的761个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逐一分析,最终将“银行账户及其存量资金清理盘活不及时”“政府采购管理不严格”“协会学会依托行政职能违规收费”3类问题确定为跟踪监督的突出问题。同时,根据问题性质、涉及资金规模、问题严重程度等,选择了若干重点整改责任单位。

比如,在82个涉及银行账户及其存量资金整改的单位中,确定省高院、省高检、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为重点整改责任单位,明确省财政厅为整改的牵头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和测评;将省民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体育局作为政府采购管理不严格的重点整改责任单位;将省卫健委、省司法厅作为协会学会依托行政职能违规收费的重点整改责任单位。

满意度测评:紧盯突出问题整改的责任链条

2020年11月24日,在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向会议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同时,省高院等10个重点整改责任单位负责人逐一向会议报告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分组审议时,10个单位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回答询问。在闭幕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10个重点整改责任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10个部门均达到满意等次,其中,7个部门有不满意票,3个部门不满意票较多,测评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审计整改情况。


2020年11月24日,湖南省审计厅厅长胡章胜向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关于201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结果的报告》。(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供图)

满意度测评传导了压力,强化了审计整改责任,有力促进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关于201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761个问题,有679个已整改或基本整改,占比89.22%;财政确认收入并缴库22.51亿元,盘活使用或统筹纳入预算管理31.84亿元,建立健全制度116项……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3类突出问题的整改,成效显著:省财政厅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资金管理长效机制,撤销账户27个,盘活使用资金12.79亿元,上缴国库2.72亿元,统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15.33亿元;省民政厅等部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省卫健委等部门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规范协会学会收费行为,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当下改+长久立:做好人大审计整改监督的“后半篇文章”

审计整改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久发力、久久为功。省人大常委会紧盯审计查出问题不放松,着力做好审计整改监督的“后半篇文章”。

——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一抓到底。对于审计整改报告中反映的82个未完全整改到位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省审计厅继续督促整改,建立整改清单,实行对账销号制度,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进展情况。

对于审计发现突出问题整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省人大常委会将满意度测评结果函告政府。省人民政府收到函后,要求不满意票数达10票以上的3个部门继续加强审计整改,并向省人民政府专题汇报整改情况。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继续进行跟踪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将问题最终整改到位。

——强化审计成果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中的运用。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专门设置了审计监督模块,审计查出问题及其整改情况已全部录入系统,实现对部门历年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的“一键查询”。

在审查部门预算时,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审查意见。这既加强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又增强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权威性,提升监督实效。

——支持和督促政府建立财审联动机制。支持和督促省财政厅与省审计厅出台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协同联动的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构建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的工作机制,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强财政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2020年7月23日,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时任湖南省省长许达哲同志作了题为《促进财政审计协同联动 健全源头防腐长效机制》的发言,从发挥财政监管把关守口和审计监督“经济安全守护者”作用等方面介绍经验做法。

——探索建立省市县人大联动推进审计整改机制。向市县人大常委会通报部分审计发现问题及其整改情况,协同开展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增强工作整体实效。

编 辑: 李倩文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