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律监督 自觉担当作为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委员表示,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检察履职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在依法履职战疫和促进经济恢复中筑牢法治防线,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莫恭明代表说,近年来万州深入推行“楼栋工作日”机制,引导检察官等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定期到楼栋现场办公,听取群众诉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过去一年,共开展现场办公40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57个,办结群众诉求1300余件。
“报告凸显了疫情防控背景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检察担当,充分体现出将检察工作与顺应人民群众更高需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的法治自觉。”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代表表示,主动担当作为离不开检察工作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四川检察机关要强化政治纪律建设,紧盯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内部监督、优化内部管理、强化追责惩戒,把严管厚爱主体责任层层传导落到实处。
积极助力全面小康
2020年,从在决战脱贫攻坚中贡献检察力量,到跟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觉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以有力履职促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代表,我亲历并见证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业务主管方敏代表说,检察机关在其中彰显了亲民、护民、爱民的本色。方敏代表表示,报告提出用好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对因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等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应救尽救”,防止因案致贫返贫,这反映出检察机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自觉和担当。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代表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开展对涉案企业合规考察的监督,慎重对企业定罪量刑,给予企业通过合规制度完善、解除违法风险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释放司法善意。通过“挂案”专项清理,有效监督办结129件久侦不决、久审不决的涉民企刑事案件,解除企业背负的“包袱”。浙江检察机关将继续心系全局、心系发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检察监督更有力度
2020年,刑事检察更加有力,民事检察更为精准,行政检察持续做实,公益诉讼检察有序拓展,检察机关在严格依法履职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令人瞩目。检察机关去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1260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1.4万件,行政公益诉讼13.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倍和14.4%。“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高质量的检察公益诉讼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也怀有新期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委员建议,制定统一的检察公益诉讼法,以建立全国统一且更加完善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规范检察公益诉讼的管辖范围以及检察机关与行政、监察、公共法律服务间的协同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公共利益维护职能。
金融安全需要法治护航。检察机关从严追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起诉4.1万人,同比上升3.2%。“检察机关通过履职办案,切实维护了金融市场的安全。”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委员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快速发展,一些新型金融犯罪隐蔽性越来越高、技术性越来越强、利益链条越来越长。他建议加快探索建立金融检察专门工作机构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检察体系,形成金融检察办案、监督合力;健全案件办理的规范制度体系,优化检察资源配置,规范检察职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检察职能,全面深化金融检察工作。
检察为民传递温度
2020年,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自觉在保障人民群众权益中担当作为。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向关注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过去一年,检察机关致力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大力推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等工作。”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校长李静代表说,襄阳四中近年来与检察机关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案件案情,并以开展“模拟检察官”“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希望检察机关继续深入开展‘检校共建’‘法治进校园’等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的司法保护。”
报告提出,司法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件件连着民心,都是“天大的事”。“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沙沨代表说,持续办好检察为民实事是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责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应牢牢把握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民心,都在厚积公平正义,坚持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记者张璁、王明峰、魏哲哲、常钦、倪弋、石羚、金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