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七五”普法 推动法治沈阳建设实现新发展
今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
今年国家宪法日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机构改革要求,组建中共沈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主持召开了中共沈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作出重大安排部署,为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全面深化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沈阳建设开启了崭新局面。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沈阳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及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重点,以深化队伍建设、“法律六进”、法治创建及阵地建设为载体,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扎实、体系完备,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普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沈阳日报联合沈阳市司法局,对2019年全市普法及法治宣传工作进行盘点,以期总结经验,创新未来,推动法治沈阳建设实现新发展。
法治宣传载体提质增效
“法律六进”打通“最后一公里”。以每月20日志愿者宣传日和“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为有力载体,利用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12·4”国家宪法日、世界环保日、禁毒日及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有利时机,通过法治课、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普法活动35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参与群众达20万人次;注重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与沈阳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联合制发《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服务活动方案》,举办沈阳市“送法进民企”律师顾问团与商会“结对子”签约仪式,组织广大律师为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今年共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385次,提供服务近万件次。
新媒体技术提升“法律亲和力”。主动适应以自媒体、融媒体为代表的宣传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的普法应用,创建普法品牌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立足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优化栏目设置、及时发布法治信息。今年以来,“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法治宣传信息37次、235条,法律法规数据库不断更新、《红波说法》等栏目持续热播;《沈阳普法》《盛京说法》抖音号发布普法短视频89期,累计播放量逾1600万次。同时,在《今日头条》《美篇》等热点手机App平台开通沈阳普法账号,实时宣传沈阳普法工作成绩;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沈阳普法地图》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现已产生有效曝光20万次。
责任制落实实现“普法加速度”。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沈阳市国家机关2019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明确48家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13个区、县(市)工作任务,将涉及执法权限的260余部法律法规分解到38家执法单位;沈阳全市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责任,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共同构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市场监督局、生态环境局等多家单位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际计量日、世界认证认可日、“6·5”环境日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沈阳市人社局等单位立足职能开展劳动法律公益服务“千街万企行”等活动,有效扩大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法治宣传队伍不断壮大
法治宣传志愿者生机勃发。以“七五”普法启动年为契机,积极整合社会普法力量,在辽宁全省率先成立法治宣传志愿者协会。三年来,沈阳市法治宣传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宣传方式,始终活跃在普法的最前沿和第一线,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5000余场,涌现出于承祥、李红波等许多先进人物和律师、大学生等优秀团队,普法宣传效果日益突显,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目前,沈阳市法治宣传志愿者协会已有个人会员2948人、集体会员143家。
“七五”普法讲师团实力雄厚。在沈阳全市范围精心遴选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热心法治宣传工作的法学专家、教师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充实市区两级普法讲师团,为沈阳全市各级各类单位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提供师资力量;目前讲师团成员单位、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信息已通过《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和《司法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实时查询。讲师团成员深入机关单位为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上法治课,集中宣讲宪法、民法、监察法等法律法规,有力提升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基层普法工作者锐意进取。以月例会为基础,将定期培训与不定期交流研讨相结合,大力强化基层普法骨干队伍建设。沈阳各区、县(市)司法局及司法所法治宣传工作者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认真贯彻落实普法工作部署要求,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坚持经常,在排查矛盾、调解纠纷及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中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主动深入村屯、学校、集市,采取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宣传车巡回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使法治精神和法律知识在基层落地生根。
法治宣传品牌特色鲜明
普法宣传片走进大街小巷。创作《一起学宪法》《宪法修正案》《民法总则》《新消法》等普法动漫,利用地铁LED宣传屏幕循环播放;制作5集沈阳校园普法微电影,用实际案例解读《宪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0余部法律相关内容,播出后深受学生、家长及学校的喜爱和欢迎;着力打造媒体普法精品,市、区两级电台、电视台在重要时段增设法治讲座、律师讲法、普法微电影、微动漫等法治节目,《盛京说法》《今日开庭》《约见当事人》《正在行动》《986精英律师赛》等普法栏目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
普法丛书走进千家万户。编撰《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青少年法治课教材》《生活法律常识——衣食住行》、《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法律知识100问》等“七五”普法丛书,设计制作宪法、公共安全相关法律、国家安全法、司法行政工作等法治宣传折页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法等宣传画,累计印制300万份,全部发放到市民手中,社会面普法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普法LOGO走进百姓心中。以“行法治之路、助腾飞发展”为理念,设计沈阳普法LOGO及沈阳普法卡通形象“小普”、法治宣传志愿者卡通形象“阳阳”,并广泛应用于沈阳全市法治宣传工作全过程,普法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法治宣传阵地全面覆盖
法治文化基地精品倍出。建成和平区中山公园法治文化广角、新民市三农博览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9个省级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沈河区怡静园社区、辽中区职业教育中心青少年法治文化基地等25个市级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有力推进法治教育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如辽中区职业教育中心青少年法治文化基地建成使用以来,常年对外开放,已接待团体参观50余次,受益青少年1万余人。
法治宣传阵地作用突出。在沈阳全市范围内大力加强橱窗、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立足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党规党纪、行风行纪等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扩大阵地规模、提升宣传质量。目前全市各单位共打造法治宣传栏等实体阵地3500余块。
法治示范地区效能溢出。充分发挥法治创建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召开全市申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圆满完成区、县(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自评自查及示范城市、村(社区)申报工作。“七五”普法以来,沈河区、辽中区、法库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县(区)”,皇姑区寿泉街道中海西社区等4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