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人大议题式接待群众:零距离、面对面、心贴心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赵祯祺
彩色沥青步道,宽敞的篮球场,鹅卵石铺成的健身路⋯⋯记者来到位于淄川区城中心的淄川体育公园。夜跑、散步、健身⋯⋯结束一天的忙碌和喧嚣,市民们都会到体育公园,来一趟夜游之旅。
这一受到市民拍手叫好的民生工程,得益于淄川区般阳路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三次“人大代表议题式公开接待群众”活动。
般阳路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孙树国告诉记者,他们在梳理总结代表走访群众搜集到的意见时发现,广大市民休闲健身无处去,新建居民活动场地的呼声比较集中。为此,般阳路街道人大决定以“有效满足群众对文化体育设施的需求”为议题,举行了一次接待群众活动,并形成“关于在淄川区适合位置新建体育设施”的建议。该建议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迅速纳入政府决策,并列入年度重点工程,于2017年开工建设。
为尽快加快体育公园建设,妥善解决建设中遇到的拆迁征地、规划建设等问题,般阳路街道人大决定以“加快淄川体育公园建设”为议题,再次召开接待群众活动,提前三天对议题进行公示,邀请了街道人大工作人员和项目设计单位共同参与讨论。设计单位当场对代表和群众提出的关于完善体育设施、增加公园绿量等5条意见建议表示全面接受。
2018年5月1日,淄川体育公园正式开放,但是巨大的人流量给公园维护管理、卫生清扫带来极大压力。为此,般阳路街道人大又组织了以“提高体育公园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议题的接待活动。
今天的淄川体育公园,文化云服务平台、手机APP场馆预订、活动预定、志愿服务队⋯⋯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凝聚了代表、群众多方的智慧和力量。
人大代表议题式公开接待群众,是淄川区人大构建代表工作新格局的有益探索。各民情联络站点把“议题式”作为人大代表接待群众的基本形式,每名代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议题式”接待活动。每次活动确定1-2个议题,组织代表围绕议题深度调研、公开接待群众,形成意见建议后,按规定程序转交有关部门办理。不论是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实施完善,还是文明乡村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政府的民生工程都能顺利推进、贴近民意。
“议题式接待就是把百姓的事情交由百姓去决策和评判,真正实现政府重大民生事项,由‘为民做主’向‘人民作主’的转变,实现人大代表与百姓之间的零距离、面对面、心贴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