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高唐县梁村大集
人大代表“摆摊”与群众面对面
山东省高唐县“千名代表听民声”工作开展以来,近千名五级人大代表围绕“家”(人大代表之家)、“站”(人大代表联络站)、“集”(农村大集),报家门,亮身份,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与50多万名群众实现“多屏互动”。截至10月,人大代表解答咨询类问题1856件,收集社情民意871件,已解决803件。
11月8日上午,《法制日报》记者来到高唐县,亲身体验了梁村大集上人大代表“摆摊”设点听民声的盛况。
据高唐县人大常委会张雁双介绍,利用农村大集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沟通,创造条件让人大代表与群众零距离,听取民间真实声音,解决百姓身边的小事实事,是高唐县人大常委会的决策。
记者看到了梁村镇人大主席团给全镇群众的一封信,信中详细介绍了赶集时间、赶集人员、赶集内容和赶集程序。单月第一个梁村集为代表接待日。届时,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在固定位置“摆摊”,接待群众。各级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时,收集大家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以及对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人大代表直接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填写《接待登记表》,及时协调各方调处,能解决的当场予以答复、解决,做到“有访必记”;若一时不能处理,就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镇人大主席团会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并安排代表进行督办,做到“跟进化解”。
上午9点,记者一行来到梁村大集,在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几条街道两边已经摆满了各种农用品和瓜果蔬菜。最亮眼的是梁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所在的街道,十几张桌子摆在一起,桌子四周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左边十多张桌子后面坐的都是人大代表,右边几张桌子后面坐的是梁村镇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民政所、人社所、水利站、农技站、农合办、司法所等。每位代表面前都有桌签,桌签旁边放着代表联系卡,联系卡正面写着代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最边上两位穿白大卦的大夫,一位是梁村镇人大代表曲慧医生,一位是高唐县人大代表、韩寨卫生院院长刘士泉。在这里,村民可以免费测血压和免费健康咨询,几位村民咨询的都是大病统筹和城乡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
两位女代表的桌子边挤满了人。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池建美,一位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杜立芝。山东时风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池建美是高唐县唯一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她与村民逐个沟通,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细心解答。她介绍说,群众咨询的问题看似小事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实事。很多村民咨询的问题很相似,必须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予以解释,不能省略不能简化。她告诉记者,人大代表与选民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但面对面的沟通更直观更直接更有效。
高唐县农业局副局长杜立芝与池建美代表比邻而坐。她是聊城市两位十九大代表中的一个,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和传播工作。找杜立芝咨询的大都涉及粮食生产、农业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杜立芝说,农业技术是我的专业,向我咨询是找对了人。应该加强乡镇技术员培训,让更多的技术员尽快成熟起来,定期向村民作宣传,这样村民们的问题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杜立芝说:“服务群众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了愁事、难事、烦心事,可以到大集上向代表倾诉,人大代表永远是群众权益的维护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聊城市人大代表武艳丽是葫芦合作社理事长兼技术顾问。据她介绍,自己的合作社有60多户,户与户之间差异很大,有人勤快有人懒惰,技术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她说她的目的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57岁的农村妇女房忠兰咨询申请低保的条件。丈夫去年去世,大儿子已结婚,但精神有问题,孙子由房忠兰帮忙抚养,小儿子未婚,在天津工作。民政所工作人员孙有强告诉她,小儿子收入稳定,还有一辆汽车,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4500元,不符合申请低保条件。
74岁的杨玉英脑出血后遗症造成肢体残疾,申请轮椅。民政所给予的答复是:可以代为申请,由高唐县残联免费配给。
刘桂云是民情咨询台的法律顾问。她说,刚开始“摆摊”时,咨询法律问题的比较多,主要涉及民间纠纷,包括交通事故、土地继承、遗产继承、侵权、赡养、宅基地、邻里纠纷等,现在咨询这些民事纠纷的越来越少。她介绍说,刚刚有人咨询承包地继承问题:邻居老头去世后,唯一的儿子在县城交警队工作,问能否继承父亲的承包地。根据规定,其子是国家工作人员,不能继承父亲的承包地,承包地应按规定由村委会收回。
人社所桌前来了位红光满面笑意盈盈的老人,记者问他姓名,高寿,所办何事?他说自己叫李玉生,今年整七十,想问一下申请的社保卡到哪里领取。工作人员告诉他带着身份证直接到社保局领取即可。他笑嘻嘻地称谢。记者夸他脸色好精神好身体好,他说:“我是有福之人,赶上了好时代!”(记者 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