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万里长江第一城是生态第一城

三江六岸生态修复工程惠及宜宾百姓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19年07月19日 13:39

图为已竣工的向家坝水电站主体工程。

□法制日报记者 杨傲多 文/图

四川省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地处云贵川接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宜宾责无旁贷地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自2014年起,宜宾着手启动了三江六岸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具体包括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四大类,涉及临港经开区、翠屏区、叙州区、南溪区、江安、长宁共6个区县。

加强执法

宜宾市南溪区原为“万里长江第一县”,2011年撤县设区,纳入宜宾中心城区范围,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

2007年以来,南溪区通过仔细摸排,全面掌握了工业园区外零星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进而采取产权评估价值补偿、土地等面积置换、搬迁奖励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搬迁入园。

2018年,南溪区启动了长江河道餐饮船只清理取缔拆除工作,通过奖惩结合方式,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成功取缔拆除了12只餐饮船。

今年,南溪区又启动了长江采砂船舶取缔拆除工作,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正在全面摸排相关情况,预计今年能全面完成此项工作。

沿江而行,没有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每一处景观都依照植物生长特性和地形地貌进行打造,最大限度还原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增进了市民与水的亲近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在一处驿站附近,有一家生意颇好的“王三姐凉糕”。店主王三姐告诉记者,她之前一直在广州打工,近两年家乡南溪的环境越来越好,她就干脆回家创业。

“我家凉糕每天能卖4000到5000碗,收入比在广州强太多了”,王三姐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家凉糕用的水水质好,全靠长江沿岸生态治理。”

“王三姐凉糕”只是宜宾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受益的一个缩影。此外,依托长江沿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宜宾逐步打造了滨江休闲旅游度假区、月亮湾等多处旅游景点。去年全年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亿元,带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三。

南溪区委、区政府按照“加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要求,持续加大水环境执法力度。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共对涉水类违法企业立案34件,下达处罚决定书33件,处罚金额共计332.7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7件,停产限产5件。全区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绿色生产

作为全国九大新闻纸生产基地之一、四川省竹产业龙头企业,宜宾纸业近年来积极开展环境治理,致力生产建设与环境治理同步发展,通过整体搬迁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了原料转型、产品转型、技术进步、规模提升、环保领先。

宜宾纸业在制定搬迁方案时,就把环保领先作为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来考虑,搬迁以来不断加大环保设施,生产工艺改造,“三废”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排放。

宜宾市人大代表、宜宾纸业董事长易从介绍说,宜宾纸业废水处理厂总投资超过1.1亿元,设计处理能力为3.5万吨/日,实际处理能力为4万吨/日,已完全实现达标排放,且排放废水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已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全面用竹浆代替木浆进行纸品生产,是宜宾纸业做出的一项重大变革。

当前,南溪区大庙村的约500亩竹林,正是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竹林示范基地之一。2016年公司搬迁至南溪区裴石轻工业园区,全面实行以竹代木。

开发保护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最末一个梯级,站在向家坝水电站缆车平台,一片壮观景象尽收眼底。

宜宾市人大代表、中国三峡建设向家坝与溪洛渡工程建设部负责人王毅华告诉记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峡集团)在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体系,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科研方面拥有相关专业机构;加强长江水资源管理,确保国家战略水资源安全;科学实施生态调度,发挥水资源综合生态效益;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坚守环境质量底线,确保水库水环境健康;加大资金投入,持续保障生态保护。

在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方面,2008年至2018年,向家坝增殖放流站已累计组织开展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24次,放流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在内的7种珍稀特有鱼苗158万余尾,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种群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峡集团以“管理三峡,保护长江,奉献清洁能源,共建美好家园”为重大历史使命,坚持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为导向,全面推进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绿色水电工程”和“生态美丽坝区”的建设目标。

编 辑: 冯涛
责 编: 冯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