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华环保世纪行四川站系列报道之七
宜宾临港经开区用110亿解决“工业企业退城入园”
宜宾市三江口长江公园。曾朗摄
人民网成都7月18日电(郭洪兴)近日,记者走进宜宾市临港经开区,了解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远离长江岸线具体情况时得知,临港经开区投入110亿元将高污染、高耗能的老工业企业实施了整体搬迁。
据了解,宜宾市临港经开区严格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发展理念,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优化了城市发展布局,对城市绿化、用地性质等城市结构进行了重新规划组织。
然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对天原、天竹、华电、红星电子等存在高污染、高耗能的老工业企业投入110亿元实施了整体搬迁工作。目前,一家企业已转型升级,一家企业搬迁至城柏工业园区,两家企业已关停。
原来,临港经开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等,为了更加突出环保优先,对产业结构作出大调整,以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的“4+1”新兴产业体系为主导,有效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当地持续开展生态保护建设,首先对区域内白塔山景区山体予以保留、不开发,采取绿化整治的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保存了较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其次,开展长江生态综合治理,投资25亿元完成了环长江生态治理临港段23公里的建设,构建了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廊道;再次,通过生态修复保护白沙堰水系,投入约3亿元完成了白沙堰生态景观整治,打造了集生活、休闲、娱乐、商业、排水为一体的白沙堰生态景观绿带。
编 辑: 冯涛
责 编: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