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立法保障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19年06月29日 08:20

    □ 法制日报记者 朱宁宁

    6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分组审议。与会人员认为,今年的审计秉承一贯作风,报告实事求是、重点突出、直面问题,紧紧围绕重点领域资金使用、三大攻坚战的具体成效,加大对扶贫资金的审计,积极推进了重点任务完成,是一份好报告,对报告表示完全赞成。

    与此同时,与会人员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改进绩效评估方法提高评估质量

    2018年审计报告首次实现了对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审议中,委员们对此表示高度肯定。在此基础上,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改进绩效评估方法,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应该讲,预算绩效管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下力气。”朱明春委员指出,每一项资金使用政策和管理办法要更加实事求是和结合地方实际。从近年来的调研可以看到,真正到了基层、到了用钱的地方,还是感觉到有很多不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要求,造成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甚至浪费,“绩效预算的核心理念应该是结果导向,不是看过程。花钱的每个步骤、方式都要符合上级要求,这是基本要求,但是最后要服从于结果,服从于实际效果”。

    杜小光委员强调要切实加强绩效审计。“以往我们总感到,审计是事后审计,主要解决了花钱过程中有没有违规的问题。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这方面的问题在减少。”他建议,审计部门不仅要关注钱花得是否规范,更要关注钱花了是否有效果,并提出是否应该继续安排预算的建议供财政部门参考。通过两个部门的联动,从源头严防死守财政资金出口,做到不该花的钱就没有预算安排。

    吕薇委员建议发挥绩效评估的作用,切实根据绩效评估来指导和调整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资金配置。“今年减税降费的幅度比较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大幅下降,现在基层财政收入下降,但是刚性支出在增加,所以如何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是下一步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要发挥好绩效评估的作用,通过绩效评估来指导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绩效差的项目应该及时退出。”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张光荣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评估的制度、机制和办法,注意评估结果的应用。推动绩效评估立法,要用法律来保障和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同时,强化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通过审计,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推进制度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加强跟踪监督力度破解屡审屡犯问题

    审计工作报告里审计出的一些问题是屡审屡犯,到底怎么解决?审议中,多位委员在发言中都提及这一内容。建议继续加大跟踪监督力度,解决屡审屡犯问题。

    “屡审屡犯问题一定要分析,要寻找问题根源,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深化改革,从管理制度、体制机制来解决问题。”徐绍史委员指出,要加强审计整改,根据问题实实在在地整改、落实到位,要让审计整改见到成效。

    “之所以屡审屡犯,还是制度上的问题。”吕薇建议各个部门认真进行原因分析,进行整改,特别要研究哪些是制度性问题,尽快完善制度,补齐制度短板。

    郑功成委员说:“从审计工作报告中发现,有的问题是由于执行者的违法违规,或为了谋取私利,或是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但是有些问题却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如果是制度有问题,就不能处理违规者,而是要通过审计来推动制度优化。在制度不良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简单的惩罚,作用则是反向的。不在治本上下功夫,治标终会违规。”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应明确审计查出问题的性质、整改目标和问责要求,建立审计查出问题的清单、整改责任清单、整改结果清单制度。”杜黎明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落实整改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专项审计查出问题的原因分析,着重从体制和机制上提出整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同时,审计机关应继续跟踪,紧盯问题,督促推动整改。审计的前工序做得很好,后工序要跟上。

    熊群力委员建议加大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从制度上、体制上加快改革进程。“报告中讲到,企业对前些年减税降费感受不深,今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就出台一系列新政策,企业感受明显,这样更加有利于促进现在实际的经营活动和规范各种财政收支。以前都是被审计单位的问题,主要要求被审计单位整改,但是很多政策制定和改革方案不是被审计单位的事情。”

    加大审计结果应用建立约谈追责问责机制

    “审计工作报告写得这么好,不能在人大念一念就完了,或者仅限于对下一步搞预算的时候做一个参考,或者在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过程当中作为一个依据,要把问题的分析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促进工作。”李巍委员强调审计工作报告最后的结果要让它管用,要发挥好审计工作报告的作用,加大审计结果的应用。

    李巍建议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跟踪检查长效机制。比如,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联动起来,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跟踪和督查,每年要将查出来的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及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和反馈,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再比如,审计单位和相关主体责任主管责任部门进行联动,建立整改约谈机制和追责问责机制,强化审计工作报告应起到的作用。再有,审计工作报告的结果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税务、金融,甚至是公安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起来,打造成一个衔接顺畅、保障有力、配合有效的监督工作格局,使得审计工作报告真正发挥出作用来。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