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精神支撑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
坚定自信深挖内涵多出精品力作
□ 法制日报记者 张红兵
6月2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报告。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文化不仅是产业,更是伟大的事业,文化产业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树形象”的使命任务。要瞄准报告中提出的5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有关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顶层设计 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创造过无数辉煌。报告指出,目前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文化产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陈竺副委员长建议加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他说,真正要拿出一大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艺术感染力、文化感染力的精品力作,必须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发挥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我们对中国历史、中华文明史也包括近现代史上很多非常重大的事件还缺乏有力度的、具有反思性的文艺作品,许多值得讴歌的人和事还没有去深入挖掘。他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和企业做一些谋划,对一些重大题材进行梳理,发挥好我们的体制优势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经济实力,以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国际上各方面有识之士的支持和配合,充分调动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多出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
谢广祥委员希望全面摸清我国自然、人文和文化产业资源现状,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加强规划宣传引导,广泛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注重民族文化 政策适度倾斜
左中一委员指出,文化产业不仅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主要的是它所承载的精神,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应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
杜小光委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今天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来自贵州的李飞跃委员说,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文化和旅游部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既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关注文化产业接地气,推动文化产业服务民生。他建议,文化政策应该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适当倾斜。
王砚蒙委员提出,文化产业发展应当更加体现民族特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种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科学典籍等等,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我们也有很多少数民族艺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遵循新时代的特征,采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方法,以国际化的视角拓展思路,并与大众文化相结合,采用现代大众传媒形式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进行加工、整理并推陈出新,发挥大众文化通俗性、多样性的特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化,让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时代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殷方龙委员说,创作一部优秀的文化产品很不容易,要大力提升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影响力。他还主张注重大力开发生产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文化产品。
促进跨界融合 提高创新能力
肖怀远委员建议注重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的结合,着力提高我国全社会大众文化创新创造能力。
李学勇委员指出,文化产业是关联度、融合力很强的产业,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在“融合”上下功夫。他建议坚持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撑并行,打造“文化+”的产业形态,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常态化。比如,通过突破产业边界,重组产业要素,把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制造、建筑、农业、健康等相关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融合中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的动力和活力。
杜小光委员建议进一步发挥网络作用。他说,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上网成为中国网民最常用的上网渠道,手机网民已占中国网民的98.6%。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网络是重要的阵地、重要的载体。
加快立法进程 健全文化法治
部分委员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法治体系。李学勇说,上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文化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重要法律,使文化法治体系丰富起来。目前,综合性的、基础性的法律还是缺项。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需要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立法进程,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都有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支撑,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
杨志今委员提出,应加快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他说,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的第一类项目,文化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都期盼这部法律早日出台。他希望国务院有关部门以这次监督工作为契机,加快步伐,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早日将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