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走近英雄烈士接受心灵洗礼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19年06月25日 08:17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是一部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法律,立好这部法首先要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了解英雄烈士。为此,我们特意前往英模部队、革命老区和当年的战斗前线调研,重温英雄烈士的事迹,与英烈亲属、基层部队官兵、普通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听取他们对英雄烈士保护立法的意见。这次立法,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英雄烈士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走近“狼牙山五壮士”

    前段时间,有人以学术研究为名,公开发表文章,通过一些无关紧要、毫无依据的细节,质疑“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以此来抹黑英雄,否定英雄人物。2016年8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侵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荣誉案作出终审判决,法院认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已经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英烈们无私奉献、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上述文章构成了对“狼牙山五壮士”名誉荣誉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侵犯,判决行为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判决一出,一片叫好。

    判决生效一年后,我们来到“狼牙山五壮士”事迹发生地河北易县。在这里,“狼牙山五壮士”永远是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心中的抗日英雄。每年清明节和“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日,县政府都会在娄山烈士陵园为跳崖牺牲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烈士举行祭奠仪式。当地干部群众对以学术研究为名质疑、贬损“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义愤填膺。易县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馆长李芳告诉我们,案件发生后她走访了五壮士跳崖地的周边村落,一位亲历抗战岁月的老人对她说:“那些人(质疑、贬损狼牙山五壮士的人)在哪儿,我要找他们算算账!没有五勇士就没有我们,当年鬼子在我都不怕,现在就更不怕了!”李芳说,老人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年轻人呢,孩子们呢,以前“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是写进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现在孩子们读的课本里已经没有这一篇了。当地农民李国强,自幼受“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精神的熏陶,从1983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行程上万里,用大量鲜活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记录下发生在易县的“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等英雄烈士的事迹,自费出版百万字的《狼牙山壮歌》。易县的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对英雄烈士保护立法积极献言献策,他们提出,要宣传好英雄烈士,营造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的社会氛围;要对孩子们从小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家机关要主动出手,对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这些都成为了英雄烈士保护法中的一项项具体制度。

    走近平江起义团

    平江起义团前身是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邓萍等领导平江起义创建的红五军,涌现出了“青口十八勇士”“郯城战斗模范连”以及何万祥、李文才等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革命战争时期,该团参加大小战斗4000多次,歼敌11万余人,战功卓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色完成了阅兵、抢险救灾、军队训练等重大任务。

    官兵们说,身为红军团的一员,是他们当兵入伍最自豪的事情。如今,新兵到团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参观团史馆,上的第一堂课是革命传统课,学的第一首歌是“红军团”团歌。各连队都设有荣誉室,介绍连队的光荣历史和涌现的英雄烈士。在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李文才连”,烈士牺牲的7月29日被定为连队纪念日,这一天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日子,曾在连队工作生活过的官兵回到部队,追忆连史,缅怀英雄;在“何万祥连”,连歌《我们的连长何万祥》被一代又一代的官兵传唱。座谈中,从普通一兵到屡立战功的军士长、班长,从连队小战士到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和团副政委,都踊跃发言。有的一口气罗列了十几个近期在网络上丑化、诋毁英雄烈士的事例,对这种否定党史、军史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有的说,从电视中观看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很受震撼,纪念英雄要有庄重的仪式感;有的说,要把每天看成英雄烈士纪念日,学习榜样,凝聚正能量。英雄的名字需要被铭记,英雄的精神需要被传承和弘扬,在平江起义团,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引领着官兵投身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

    走近江西革命老区

    在井冈山,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烈士4.8万余人,平均每天有57名烈士牺牲在井冈山上。井冈山烈士陵园吊唁大厅四周的墙面上,镌刻着周边7个县市15744位烈士的名字,厅中安放着纪念无名烈士的汉白玉无字碑,供人们纪念凭吊。王佐烈士孙子王生茂老人告诉我们,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退休后,他加入了井冈山革命传统互动教育的讲师队伍,向人们讲述井冈山故事,传播井冈山精神,现在他的课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在井冈山,英雄烈士的事迹还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通过人们口耳相传,讴歌英雄烈士精神,推动革命传统教育。90年前,先烈们用生命开创了中国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点燃了燎原全国的星星之火,他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将穿越时空,永放光芒。

    在兴国县,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9.3万人,为国捐躯5万多人,姓名可考的烈士23179名,为全国各县烈士人数之首,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达12000多人,毛泽东同志起笔题写“模范兴国”奖匾褒扬兴国。在兴国潋江镇,熊梦辉烈士之子85岁的熊桂芬老人的家里,老人拿出珍藏多年的父亲旧照,向大家介绍烈士事迹:熊梦辉烈士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战开始后任新四军皖南第二纵队新三团团长,1941年皖南事变中率部突围北渡长江,在无为县姚家沟作战时牺牲,当地群众一直为其守墓,直到烈士牺牲73年后才与烈士家人取得联系。调研中,我们看到英雄烈士精神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传承和发展,深切感受到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对党、对先烈的深厚感情,对英雄烈士保护立法的热切期盼。我们也将革命老区的好传统、好做法写进了法律,鼓励和支持革命老区继续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

    走近抗日远征军

    1944年,为收复滇西失土,确保盟国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二十集团军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夺取了战略重地,全歼日寇6000余名,收复了抗战以来第一座城池——腾冲。1945年,为了纪念腾冲阵亡抗日将士,云南人民修建了国殇墓园,如今这里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牺牲将士陵园,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墓园里,我们看到3346名远征军阵亡将士墓碑按照烈士生前编队,一列列从山顶直往山脚,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直击人心。而这个数字只是那场惨烈战役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在战后焦土上根本无法找到遗骸。长眠在这里的还有19位阵亡美军官兵,七十多年前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为了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英雄烈士保护法中,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都是英雄,国家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予以尊崇和保护。

    走近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

    对越自卫还击战是距今最近的一次战争。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937位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战士以及在执行守卫边疆任务时牺牲的民兵和民工。他们多数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把满腔的热血抛洒在了祖国的边疆。83岁的烈属王昌群老人向调研组讲述,她家6人中有5人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两个儿子3年内先后牺牲在战场上,三十多年来她饱尝了无尽的痛苦和思念,国家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让她觉得儿子的血没有白流,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她用四句话表达心声:“我献双子党关心,党是我的好母亲,母亲需儿作贡献,无怨无悔献忠心。”会场一片沉寂,大家眼里噙着泪水听她把话说完,当场表态:“我们一定把这部法立好!”我们将基层官兵、干部群众和烈士家属在调研中提出的加强对英雄烈士的褒扬纪念,完善对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强化对英雄烈士精神的宣传教育,提高对遗属的抚恤优待水平等建议,都在法律条文中逐一予以落实。从今以后,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将不只是人们出于对英雄烈士感情的自觉行为,更是源于历史自豪和民族自尊的国家行为。

    2018年4月28日,英雄烈士保护法通过的第二天,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60周年之际,法工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有各支部党员代表参加的“立法捍卫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大家来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向逝去的人民英雄报告英雄烈士保护立法情况,告慰先烈英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无论时间多么久远,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永不褪色。

    (王思丝 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