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新闻

就新修改的兵役法、居民身份证法和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白龙 张洋

来源:   浏览字号: 2011年10月30日 10:02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10月29日上午在京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新修改的兵役法、居民身份证法和新通过的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的有关问题,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身份证登记增加指纹信息防范冒用伪造

    在回答记者有关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增加指纹信息的问题时,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黄双全说,增加指纹信息有利于更加有效的防范冒用、伪造居民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和公共安全。同时,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社会部门,可以通过加入指纹信息的身份证,更加快速准确地甄别持证人的身份,提高工作效率,为公民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按照新修改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登记指纹信息,不采取集中、大规模的统一采集方式。同时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扩大查验情形范围维护公民权益

    在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中,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查验情形,即“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臧铁伟说,查验情形范围的扩大主要是出于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新规定的场所主要是人口流动性比较强、群众聚集的场所。规定人民警察在这些场所可以依法查验有关人员的身份,有利于防范、及时发现、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确界定恐怖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李寿伟表示,现在国际上对何谓恐怖活动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在起草定义时,主要参考了我国已经参加的上合组织等有关国际公约,并借鉴了有关国家的规定,对恐怖活动的定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便于在实践中区别恐怖活动犯罪和其他犯罪。

    关于恐怖活动组织、人员名单的认定、公布,李寿伟说,名单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对恐怖活动的打击中确定的恐怖组织和人员,二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反恐怖活动有关决议,要求建立恐怖活动名单的认定和冻结的措施。

    他进一步指出,虽然本次决定明确了名单认定标准和相关程序,但是,反恐怖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的,需要根据反恐形势和工作情况适时公布、调整。因此,我国也将继续根据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平等互惠原则开展反恐怖国际合作。

编 辑: 余晨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