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改工作报告提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自2009年我市启动医改以来,至今已四年。11月29日,我市医改工作报告提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医改四年,我市实现基本医保全覆盖;今年年内我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部达标;2012年起我市投资2亿元,实施了4000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今年又启动了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并率先延伸到村,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录品种增加到310种,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多层次用药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药品电子交易平台,于2010年成立重庆药品交易所。目前,该平台累计交易量达到250亿元。
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面,我市江北区建立了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率先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试点。我市还在15家市属和区县公立医院开展了医院集团化建设、人事分配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付费等10项改革试点。
我市积极推进社会办医。目前全市有非公立医院202所,占全市医院总数的43%,床位数占全市医院总床位数的10.67%。
市卫生局局长屈谦表示,医改工作目前还存在总体推进不平衡、群众医药负担重未彻底缓解、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群众的需求尚存差距等问题。
他表示,今后我市将继续加大医改力度。明年起我市将全面实施50种单病种付费制度,以降低居民医疗负担。我市还将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引导群众在基层就医,到2015年,每万名城市居民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
同时,推行基层首诊制、片区医生负责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巡回医疗等面向社区、农村、家庭的服务方式,推动服务重心下沉。鼓励大医院退休医生到基层和农村执业。
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加大对重复检查、开大处方、滥用药品等行为的监督力度。(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