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黑龙江 > 新闻报道

黑龙江省人大检查报告显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刘伟

来源: 黑龙江日报   浏览字号: 2009年12月16日 09:48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在14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报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报告显示,我省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学科齐全、具有龙江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了新进展。

  报告显示,我省高校布局较为合理,投入逐年增加,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0所,在校生达到95.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03%,高出全国平均值5个百分点。全省普通高校有专任教师41727人,同1999年相比,专任教师人数增加了164%。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新一轮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中,我省高校接受评估的21所本科高校有15所为优秀,优秀率为71.43%,位居全国第10位。2008年,全省高等教育总投入87.4亿元。本科普通高校共开设专业240种,专业点1150个,涵盖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目录全部门类;高职高专院校共开设专业480种,专业点1180个。

  报告显示,我省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显著。从2002年起,我省实施了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全省高校年均承担科研项目9000多项,5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00项。2006年,在全国高校科技成果排位中,我省年均科技经费、科研课题、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均居第10位,国家级科技奖励居第5位。全省教育战线加快推进科教强省富省工程,积极落实《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

  报告显示,我省加大经费投入,为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财力保障。2008年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提高生均拨款经费4.26亿元,2009年又落实高教强省专项经费2亿元。

  针对实施《高等教育法》过程中存在的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尚不到位,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还需时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压力没有得到根本缓解,高校发展资金瓶颈问题仍然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还不够健全等困难和问题,报告提出建议: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解决制约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问题;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高教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条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发挥高校优势,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编 辑: 刘静波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