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宁夏 > 新闻报道

银川市人大召开司法监督工作座谈会

来源: 银川新闻网  浏览字号: 2009年05月21日 09:07

  5月20日,银川市人大召开司法监督工作座谈会,市领导孙荣山、贾奋强、杨波、吕秀斌、金忠华及银川市两级公检法机关负责人和三区两县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部分人大代表、法律专家出席会议。会上,市公检法机关、县(市、区)人大就如何更好地接受人大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社会和谐交流了经验。

  人大“挑刺”公检法

  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对银川市公安机关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情况,以及两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等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随机抽查涉及公安交警部门办理的一般交通违法案件和涉嫌交通肇事犯罪案件案卷共400卷,查出9类27个问题;随机抽查两级人民法院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案卷和执行案卷共400卷,查出7类30个问题;抽查两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和撤销案件、提出抗诉、判决缓刑的案卷及其他案卷共300卷,查出5类16个问题。

  公检法积极改错

  执法检查组将检查和调研的意见分别向公检法机关反馈,并跟踪督办。市公安局对照提出的6项29个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自查活动。市交警支队对2006年至2008年的执法案卷进行了全面检查,对2006年以来民警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认真梳理,查找漏洞,制定防范措施。

  市人民检察院对反馈的42个案件进行逐个评查,积极整改,工作效率明显提高。2007年人大执法检查组抽查案卷出错率是12.6%,2008年下降到5%。

  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4条反馈意见认真归纳整理,各基层法院对存在问题的案件组织复查,并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提高了审判的透明度。

  人民监督员“换位”

  针对人民监督员由检察机关考察、选任、社会认同感和公信力不强的问题,市人大对人民监督员选任方式和管理模式予以创新,将人民监督员的选聘主体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使人民监督员管理体制由“体内”柔性监督,变为“体外”刚性监督。几年来,人民监督员对我市两级检察机关查办的43件职务犯罪案件中,嫌疑人不服逮捕的、拟撤销案件的、拟不起诉的“三类案件”实施监督。2008年5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将我市的做法在全区推广。这项工作2009年被评为银川市创新工作之一,受到市委的表彰。晚报记者李瑞娟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