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扶贫开发和地方人大监督工作
10月15日至18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在昭通调研时强调,要抓住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契机,认真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努力推进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上新台阶。
晏友琼一行先后深入水富、盐津、大关、昭阳等地,走进农户家中、建设工地和生产车间,召开村民座谈会听取意见,实地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分别听取相关县区和昭通市的工作汇报。晏友琼对昭通市今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晏友琼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意义重大。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契机。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3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始终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的首创精神。贫困农民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二是要强化基础建设。不仅要强化包括农村水、电、路等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建设,也要强化包括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基础建设,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新时期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中各方面力量,突出重点,才能收到实效。四是要继续加强社会帮扶。社会帮扶不仅是资金、项目等方面帮扶,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理念、技能技术、智力等方面的帮扶。五是要推进产业发展。产业扶贫是增强农村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有效办法,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建立具有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农民群众普遍参与的产业项目,促进贫困地区增收脱贫。
晏友琼强调,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努力改进监督方式,提高监督质量,增强监督实效,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白保兴参加调研。
调研组听取昭通市工作汇报
调研组听取水富县工作汇报
调研组听取大关县工作汇报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现场要查看马脑村扶贫安居房建设情况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与搬入新居的农户亲切交谈
调研组现场听取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调研组现场听取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实地检查盐津县中和镇五保灾民安置情况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亲切看望盐津县中和镇五保灾民安置点五保老人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检查五保灾民安置点内饮食卫生情况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检查五保灾民安置点内老人居住生活条件
调研组一行进村入户实地了解扶贫开发工作
调研组召开村民座谈会
晏友琼常务副主任详细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
调研组走进生产车间考察企业生产经营
省人大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就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人大监督工作作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