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履职重点 着力推进民生改善
————访青川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向勇
日前,“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县木鱼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竣工。该项目按期交付使用,是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和建设美好新青川的目标,依法履职,主动作为的一个缩影。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向勇说,在加快推进灾后重建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突出履职重点,就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开展监督,督促政府加快重建进度,保证重建质量,促进重建规范,切实维护受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重建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县城建设始终是全县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也是县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为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县人大常委会督促政府按照《青川县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求,围绕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和制度化的总目标,开展“大拆除、大建设、大整治”活动,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如今,一座干净、清爽、整齐、漂亮的县城新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提升。向勇说,县人大常委会曾组织代表视察了全县恢复重建情况,并在常委会上作出决议,要求县人民政府紧扣“生态、宜居、川北民居特色”的主旋律,打造景观带,进一步做好灾后重建中的“十镇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自该工程实施以来,涌现出三锅乡杨柳村、蒿溪乡光辉村等一批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村庄。到今年5月,全县已打造出10个示范场镇、10个精品村和100个整治村。向勇举例说,马鹿乡砂石村按照“桃花源记”的意境建设已初具规模;沙州镇江边村等村庄体现了“青瓦白墙、生态庭院、木栏花窗”的川北民居风貌。在木鱼镇木鱼村,看着漂亮美观的新房子,人住在里边既舒适又方便。向勇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对记者说:“木鱼村有健身场,有绿化带又有人行道,水泥路还直接通到家门口。新房旁边还有生产用房,用于饲养牲畜,堆放农具……”
“全县5.6万农村重建户和1.3万城镇重建户基本住进新房;42所中小学校、34所乡镇卫生院已交付使用……”在向勇的生动描绘和一连串数字中,美丽新青川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