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大农业委员会调研成都农业投入效益工作
9月10日,市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强、何丽琳率农业办的同志,邀请了张忠伟、胡水金等两名市人大代表,到崇州市对我市农业投入效益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农委、市农发投公司和崇州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在实地察看成都丰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听取了市农委、市农投公司和崇州市有关部门关于农业投入效益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四大基础工程”,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通过财政逐年加大直接投资、委托贷款、贷款担保、贴息、补贴、奖励等支持方式,集聚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并切实促进资金使用效益提高。目前已实施项目388个,总投资规模达25091亿元,利用到位财政资金1652亿元,实际融资679亿元,发放贷款679亿元(已回收贷款97亿元),引导社会投入734亿元,涉及全市农业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土地整理等领域,涉及规模化土地流转50多万亩,农村劳动力40多万人,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2800多元,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是,我市在大力提高农业投入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仍还存在诸如一些农业企业基础条件差、法定抵押资产少、财务管理不规范、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农业企业征信体系有待建立健全、诚信化经营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调研组一行对我市促进农业投入效益提高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和农发投公司坚持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投融资平台作用,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着力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调研组建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市一是要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力度,稳步实施农民社会保障投入和农业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建设。除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基础设施“硬件”外,还要统筹抓好“软件”建设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等办法,吸引社会更多人才投身“三农”服务工作。二是要始终注重农业投入效益问题,防止农业投入当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政绩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上档次、上台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三是要建立精干、高效的监管体系,健全农业企业信用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农业投入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和责任机制,始终注重农业投入资金的安全保障。不断加大工作监管力度,确保投入资金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