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举行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浏览字号: 2011年08月17日 09:59

  (记者 杨冰)8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举行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市长黄奇帆应邀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主持会议。

  黄奇帆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入手,详细分析了重庆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与发展机遇。黄奇帆指出,世界金融危机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债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是有的,但机遇大于危机。面对1987年美国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等几次大的挑战,我国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有效应对,实现了快速增长。当前的美国国债危机同样如此,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看我们如何应对。只要我们能利用好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我国AAA级财政的影响力,发挥好我国优质金融机构的功能,抓住国内市场空间大和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机遇,并在我国体制优势下,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就能转危为机。

  就重庆而言,黄奇帆说,一、二季度我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特别是近阶段,我市取得了工业增加值、税收、进出口、吸引外资等多个指标的全国第一。今后我市还将进一步推动开放高地建设,全年争取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进出口力争翻番,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力度,并把重庆打造成为内陆的口岸高地。在结构调整上,未来我市将努力把笔记本电脑产业和汽车产业打造为中国第一的产业。

  黄奇帆说,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作出了决定,被称为"共富十二条"。从政治意义上讲,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共富十二条"不是"拍脑袋"的决定,不单纯是党委政府的善良愿望,每一条都是根据基尼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详细测算出来的,并运用了供应经济学的原理。如果决定提出的指标都能实现,我市基尼系数就能实现0.35的目标。同时,改革贯穿于"共富十二条"中,例如户籍制度、地票交易、农村"三权"质押融资、股份合作社等,都是改革创新。

  黄奇帆说,重庆一手抓扩大开放,让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目的是做大"蛋糕";一手抓改革创新,核心就是缩小三个差距,分好"蛋糕",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公平配置。只要我们做好这些工作,未来一定是幸福、美好的。

  陈光国在会上说,黄市长的讲话,从美国看到中国再到重庆,对与会人员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的精神,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们深刻的思考重庆如何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化危机为机遇,让我们思考如何充分利用重庆的开放高地,利用好国际国内的资源发展经济,做大重庆的"蛋糕";并从政治、经济学、改革创新的意义上,来理解"共富十二条"。共同富裕这个难题在重庆破题了,在全国就有改革创新的示范性。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陈雅棠、胡健康、王洪华、郑洪、卢晓钟,秘书长艾智泉等出席学习(扩大)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全市区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及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了学习。

  报告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及市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交流学习。

编 辑: 王伟
责 编: 王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