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大代表在一线 助推全市民主法治建设
普法,人大代表在一线
我市召开“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经验交流大会
(记者 张双山) 渝中区通过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指导制度,建立推动“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人大代表联系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覆盖。
北碚区7名市人大代表、58名区人大代表、231名镇街人大代表分别联系“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确定的7个镇街以及58个村居和231个普法示范大院(小区)。
黔江区建立起了人大代表联系示范点制度。如城东街道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区人大代表24人,每名人大代表分别联系社区的普法示范点,街道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到各示范点开展视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
12月9日,我市“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经验交流大会在万州举行。与会代表在交流发言中多次提及“人大代表”这个词。这也充分说明,在我市的普法工作中,人大代表真正站到了第一线,正全力推动着全市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
普法创建标准被司法部推广
来自我市40个区县(自治县)的法建办主任、法制宣传科长和街道社区代表参加交流会,万州、黔江、渝中、沙坪坝、忠县和云阳等区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先后发言,介绍在“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中的经验和亮点。
2008年底,市委法制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在我市打造100个普法示范乡镇(街道)、1000个普法示范村(居)、10000个普法大院(小区),即“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在实施中,我市通过调查总结群众的首创经验,研究制定了《重庆市“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标准》,受到司法部高度重视,被全国普法办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介绍和推广。
与此同时,重庆市各级人大常委会也高度重视和关注“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动员和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定向联系村社,帮助基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定期为群众上法制课,开展法律咨询,指导和监督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导和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普法工作要与民生紧密结合
全国普法办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在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结合实际,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拿出更多创新的举措,制定出适合重庆的“六五”普法规划。
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也出席了交流会。
刘光磊要求,基层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找准法制宣传的载体和抓手。特别是要把法制宣传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促进民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有效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平安重庆”等“五个重庆”建设在“十二五”顺利实现。要把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与法制宣传相结合,实现我市法制宣传工作“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张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