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关于万州区2010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万州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8月03日 21:27

    区人大常委会: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7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王世傅同志带领下,对我区2010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区级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关于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特点

  1-6月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0153万元,为年初人代会批准预算的83.18%,同比增长76.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978万元(税收收入66914万元,非税收入34064万元),为年度预算 73.35 %,同比增长 67.14%;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7125万元,为年度预算 102.38 %,同比增长109.90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48803万元,为年度预算74 .51%,同比增长63.12%。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51243万元,为年初人代会批准预算 67.37 %,同比增长26.5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016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8.13%,同比增长4.54%。1-6月预算执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财政收入有新突破。今年以来,在万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高度财税工作,一手抓财源建设,一手抓征收管理,基本形成了区政府主导、财政牵头、国地税和非税执收部门征管、经济(行业)主管部门协管的财政收入共管机制,明确了财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落实了财税收入目标措施。今年上半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1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203 万元,相当于2009年全年完成数。从收入项目看: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基金收入同比增长47.34%、127.34%、109.90%,分别超序时进度13.50、48.68、55.52个百分点;从征收系统看:国税系统、地税系统、财政系统同比分别增长21.47%、55.42%、100.01%,分别超序时进度3.67、17.46、51.68个百分点。

  (二)支持发展有新举措。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紧紧围绕“发展、民生、农户万元增收、二大城市建设”为重点,把支持发展放在首位,通过努力,1-6月争取上级各项专项资金67246万元,拨付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商贸发展、生产扶持等各类经济发展资金达28221.91万元;支持王牌路、北山大道“白改黑”工程和城市日常维护等城市建设资金达9439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防治等资金2000多万元。

  (三)社会保障能力有新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6月底止,全区各大社会保险累计参保228.22万人(次),比去年底净增5.65万人(次),征收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达4.42亿元,通过统筹和配套等多方筹集,实际支付15.38亿元。教育投入26539万元,用于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兑现落实了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免费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每周三次饮用奶,全力支持学校“五个校园”建设。加大了文化、卫生资金投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铺开,从2月开始,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药物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保证了人民得到实惠。

  (四)财政改革有新进展。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工作突出“早、细、公”,即工作抓得早,内容、口径比较细,预算编制原则、程序、内容、定额标准向预算单位公开的特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实现了改革资金全覆盖、基本帐户全部撤销、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的特点。政府采购改革工作不断完善,规范了政府采购资金管理,1-6月,全区完成政府采购合同金额9000万元,同比增长118.18%。

  (五)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制定实施财政检查计划,并开展了专项检查,对11个街道节日慰问资金的使用情况、污染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等进行了检查,查出违纪违规金额98万元,收回“两节”困难群众专项资金近30万元。对15个乡镇的社会抚养费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出问题资金868万元。

  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可用财力增加不多。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尽管税收收入也增长了2亿多,但主要增长点体现在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增量、增幅反映在江南新区,如果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后,可用财力增加不多。

  (二)各征收版块财政收入进度不平衡。从四个征收单元看,江南新区收入进度最好,完成年度预算的452.96%,区本级和乡镇街道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59.24%和78.94%,未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有工业园区和17个乡镇,有的乡镇完成年度预算还不到10%。从征收系统来看,国税、地税和财政部门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53.67%、67.46%和100.04%。

  (三)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工商税收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但税收收入并不乐观,非税收入和政府基金收入比重居高不下。1-6月非税收入和政府基金入库11118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1.72%,比去年同期增加 10.97个百分点,比年初预算增加了 12.04百分点。

  (四)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财政难以实现收支平衡。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基本集中在区本级,据不完全统计,年初未纳入预算和执行中又增加的校舍安全工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五个校园”建设、廉租房建设区级配套、森林工程一、二期贷款还本付息及项目资本金资金、公检法司加班补助、偿还教育债务、十大民生工程区本级应承担支出等12.1亿元,即使只考虑必须增支因素,加上年初预算缺口34595万元,初步算帐,增加的可用财力与必须增加的支出相抵后,支出缺口仍高达4亿元左右,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

  三、几点建议

  (一)狠抓财源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在保稳定、保民生的基础上,要重点突出“保增长”。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搞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积极支持以现代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尤其应重视和关注房地产业的走势,正确引导我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二)强力抓好征管,壮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社会共管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协同作战的积极性,共同驾驭好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三驾马车,做大做强财政蛋糕。努力提高税收质量,增加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大可用财力。

  (三)加大《决定》落实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认真贯彻和落实《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精神,加大与市级机关对接力度,认真做好各类专项资金的申报争取工作,最大化争取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有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改革。继续完善预算追加听证、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加大对乡镇财政,尤其是贫困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五)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执行。认真执行《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生等支出,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监督力度,加大对财政领域中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

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10年7月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