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还缺5万个停车位 人大代表献策交通排堵
重庆晨网 (记者 赵君辉 实习生连晋)昨日,沙坪坝区召开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扩大)会议,233名区人大代表集体听取8位副区长的上半年工作报告,畅通工程再度成为焦点。该区表示一定要摘掉“堵城”帽子。
沙区交通主城最乱
雷厉风既是沙区人大代表,也是沙区交委主任。他认为:“目前,沙坪坝的畅通状况,不是主城最堵的,但是最乱的。”他指出,公交车成列车的状况随处可见,私家车无处停车、乱停乱放,浪费交通资源。
雷厉风说,主城每天以300辆新车上户的速度递增,可是沙坪坝停车位就要差5万个。三峡广场这一片,只有停车位1275个。购物的,一、三、八中接送学生的车辆,根本没有地方停车。交通、市政、交警部门不得不在一些可以停车的背街小巷划线规范停车。
雷厉风坦言,虽然沙区3年投资300亿用于五大堵点的改造,但是小工程却成了大堵点。
有人大代表表示,一些交通节点的在建工程仍在卡交通畅通的脖子,必须加快建设。
早日摘掉“堵城 ”帽子
“我们应该早日把‘堵城’的帽子摘掉!”沙坪坝区委书记李剑铭听取代表审议后非常坦诚地说。
据了解,沙区核心区交通最大的问题是,六条道路的过境车流,都要到沙坪坝最核心的三角碑周边去打转。目前,沙坪坝核心区除“小循环”之外,正在建设“大循环”分流:从杨公桥到梨树湾,再到天星桥,沿着天马路,通过天马路立交,到小龙坎,经龙泉路高架桥,到杨公桥。其中,杨梨路和天杨路都将扩建为6车道。这一大循环线路,将几个方向过境沙区核心区的车流全部分流。
投入320万整治环境
此次会议,分成财税金融、城建交通、商贸物流、工业环保、民政就业、社会事业、农业旅游、稳定平安等8个专题组对副区长上半年工作进行审议。
“在今年主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5月份沙坪坝区倒数第一名垫底;在6月份的考核中,成绩一下就跃居第二名。请问陈副区长,这个成绩是怎样取得的?”昨天,该区人大代表石湘如此询问该区分管城建、交通的副区长陈登烈。
陈登烈介绍,除了党政重视,全民动手,加大投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6月份投入专项整治资金320万元,解决了街镇城市环境整治的燃眉之急。
人大代表徐晓川提出,主干道上的乱停乱放基本在整治中得到解决,但背街小巷划线规范停车的地段却没人管。“城市综合整治必须要从突击转向长效,从主干道、次干道转向背街小巷,不留空白。”
陈登烈说,该区正制定长效机制,包括采取“费随事转”等措施,把基础工作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