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人大开展畅通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评议
张双山 罗书华 黄俊生
全力助推畅通工程建设
——渝中区人大率先开展畅通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评议(上)
虽然市人大常委会刚出台上下联动、分级实施的“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评议实施方案,但渝中区人大常委会提早谋划,行动迅速,于今年5月在全市率先进行了“畅通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评议。
这也是渝中区人大继去年率先在全市区县人大中进行危旧房改造专项工作评议后,再一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进行“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评议。
做好方案是前提
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米绍林谈到,凡事预则立。要搞好“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评议,首先就是要把评议方案做实做细。
为此,渝中区人大常委会首先明确指导思想。根据“畅通渝中”建设专项工作评议要求,评议调查组按照评议调查要遵循有利于推进渝中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交通环境改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改进工作的原则,制定了“畅通渝中”建设专项工作评议调查的方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
同时,找准评议内容。“畅通渝中”建设涉及全区各个方面,专项工作评议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要抓住重点,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因此,评议调查方案以区人代会《关于加快“畅通渝中”建设的决议》为依据,注重评议全区畅通工程规划设计、保障机制建设、资金筹融、交通综合管理和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
最后,则是细化评议方式。评议调查组按照注重上下联动、区街互动的方式,在评议调查前主动走访市人大城环委,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并把相关精神细化到调查方案之中。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解放碑、朝天门、上清寺三个交通承载压力最大的街道代表组分别开展评议调查,并派两名代表全程参与。此外,方案还做到了评议对象广覆盖、调研方式多样化、评议日程紧凑化。
深入调研是基础
开展视察求活。在安排视察项目时,调查组不仅安排了视察人和街、大黄路、新民街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情况,而且一并了解了在实施畅通工程过程中绿化、管线下地、人行过街系统设置情况,以便更系统掌握畅通工程实施情况。同时,根据代表要求,还安排视察了较场口交巡警平台运作情况,进一步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初次调研求广,专项内容专项调研。调查组听取了分管副区长、区政府畅通办汇报“畅通渝中”建设总体情况、当前存在的矛盾、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各相关部门列席并作补充发言。来自于工程设计、市政管理、决策咨询、高校教育、文化创作等各方面的市区代表踊跃发言,相继提出了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建管并重、严格考核等方面的建议。代表们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建言献策基本形成了常委会评议调查报告思路框架,为提高评议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项调研求深。畅通渝中建设,资金保障是重点。调查组还专门听取了区建交委、区财政局、区城投公司关于畅通工程项目实施及资金保障等相关情况汇报。根据调研的内容,还专门邀请了几位谙熟财经专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就资金盘子划分、资金调度等细节方面进行调研,从而使调研工作更加深入,调研重点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