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文化领先攻坚扶贫 深化“代表行动”

——潼南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行动”突出自选动作特色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6月25日 11:25

  “文化领先工程”、“扶贫攻坚工程”是潼南县人大常委会在“五个潼南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中的自选动作,如何推进“代表行动”、做好自选动作?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并踊跃参与。

  突出自选动作特色

  全市“代表行动”启动后,潼南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县委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县委书记于松柏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批示:“市委薄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要全力跟进,大胆工作,干出成绩,在推进‘5+2工程’建设中,县人大及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要大显身手,有所作为。”

  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的要求,潼南县人大常委会力求“代表行动”彰显潼南特色、突出人大特点。规定“代表行动”要做到“五个一”、“三落实”。 “五个一”即:走访一次选民、结一个穷亲、参加一次植树活动、提一个“金点子”、建一个和谐社区或乡村。“三落实”即:资金落实、项目落实、工作落实。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行动”中重点突出了自选动作的特色——“文化领先工程”、“扶贫攻坚工程”。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发展只会是浅薄和肤浅的,难有后劲,发展难度也会更大。”潼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道义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使“代表行动”更有潼南特色,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这两项自选动作。

  3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乡村、农舍、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专题调研“文化领先工程”实施情况。调研中,代表们共提出10余条加快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潼南文化品位的“金点子”。

  4月9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县文化领先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的议案,提出了审议意见。要求县政府要着力营造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潼南文化软实力,为潼南的赶超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强力推进潼南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文化人才队伍。

  在扶贫攻坚工作上,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市、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代表行动”“参与贡献行动”。活动中,涌现了不少典型事例。如万利来化工总经理、市、县人大代表石红兵,为上和选区送去了价值4万元的农用物资。卧佛选区杨云友代表捐资7.5万元支持家乡村级公路建设,慰问敬老院捐资4000元、场镇建设捐资1万元。塘坝镇周长福代表,不但自己主动捐款,还组织群众捐款和参加义务劳动,维修了一座影响群众安全出行的危桥……

  “全县市、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面达到100%。代表们都联系或援建了一个民生、民计项目,并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蒋道义介绍道。

  4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健康带队到潼南县调研“代表行动”时,对潼南这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潼南的“代表行动”结合了潼南县的实际,开展的“落实42号文件,推进5+2工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突显了潼南特色。

  激发代表履职激情

  潼南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代表行动”,不仅仅是参与贡献,在视察促进行动、检查监督行动、调研献策行动等方面,也成绩显著。

  过去,困扰涪江二桥建设进度的拆迁工作,在“代表行动”中,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并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折迁工作顺利进行,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金鸭坝片区旧城改造是潼同县的重点工程,是全县人民关注的热点。视察中,代表们提出了10条“金点子”,得到了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采纳。用群众的话说“选这样的代表作我们的代言人,我们很放心!”

  ……

  通过“代表行动”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代表的积极性,激发了代表的参与热情。目前。该县每一位人大代表基本上都联系或援助了一个民生、民计项目。如乡村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整村脱贫、和谐乡村建设等。在积极参加集中活动的同时,代表们还以个人的名义捐款、捐物,结穷亲、结对子,努力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代表们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过去除了开会,我们不知道还能为选民做点什么,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平台,给了我们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王君宏 张双)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