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万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王世傅
随着中共万州区委、万州区人民政府工业强区战略的持续实施,万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成效越来越明显。目前,已建成园区10余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5家,引进投资130亿元。2009年,园区工业产值172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分别占万州全区的64%和65%。由此可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聚集产业振兴万州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极,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劲的牵引带动示范作用。
为了给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搭建有效平台,有必要进一步促进万州工业园区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1.努力创造条件,将万州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尽管现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政策方面享受的优惠并不明显,但它是一块金字招牌,是国家对在此地建设工业园区的权威认可,对承接国家投资项目和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更具吸引力、公信度和美誉度。希望区委和政府加大申报力度,争取今年上半年成功挂牌。
2.优化工业园区规划。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万州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现有布局有利于对产业的分类安排,但不利于园区内公共设施建设,对形成规模效应也有所影响。对于这样的现状,要结合万州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优化园区发展规划扬长补短,整合国家级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移民后期扶持等功能,使万州工业园区品位更高、空间更大、功能更强、发展后劲更足。
3.建设森林碳汇型工业园区。在三峡库区这样高度敏感的地方建设工业园区,必须优先解决环境问题。否则,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万州区“五大工程”的强势推进,“森林万州”可以为我们发展现代工业掌起一把绿色保护伞。因此,我们建设“森林万州”,不仅要发挥森林绿化、美化的景观作用,更要强化森林的碳汇功能。我们建议“森林工程”要优先考虑工业园区。要动员园区内每一个企业都建成园林式工厂,都要栽大树,要让每一块空地变成树木郁闭的林地。园区内的公共空间,由园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植树造林,园区周边由“森林工程”优先安排植树造林,形成生物隔离带,通过工业园区内外的森林建设,实现工业园区碳的排放与吸收基本平衡。
4.将万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三峡库区开放型工业基地。我们要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最为有效的途径是与云阳、开县、梁平等周边区域紧密联合,优势互补,趋利避害,共同发展。高峡出平湖,平湖在万州。我们要充分利用“高峡平湖”这一地域概念,提炼原万县市的政治遗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我们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研究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三峡库区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三峡库区开放型工业基地和国家对三峡移民实施后期扶持的有效平台。
5.设计万州工业园区的形象标识。用形象标识整合园区形象。对于万州工业园区的地标,除了业内人士,许多本地人也说不清楚。我们要加强广告宣传,既提高其知名度,也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
6.设立一级金库。万州工业园作为一级财政,应设立一级金库,以便更加有效地运用工业园区的财政资金。现在工业园区年财政收入可观,时有要求其为万州区作贡献的呼声。我们认为应着眼发展从长计议,起码在五年之内,应对工业园区实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7.与建设五星级宾馆相结合,建设万州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万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从成立至今,一直“借屋躲雨”,没有修建自己的办公大楼,这种创业精神值得赞扬。但是,现在他们租用“军事管制区”内的老旧房子办公,不仅确有诸多不便,也不能体现工业园区的基本形象。同时,作为对外开放的要件,也事关万州区的形象,万州必须尽快建设五星级宾馆。因此我们建议,万州区第一家五星级宾馆由万州工业园区自建,建成之后,拿出部分楼层作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这样安排,万州有了高档宾馆,工业园区提升了形象,宾馆也有了稳定的客源,实为多赢之举。(作者: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