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到武山督办代表建议
9月2日,市人大副主任黄郁到武山现场督办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新农合医疗报销额度的建议》(市人大第84号建议)。市人大城建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卫生局,武山县人大、县政府负责人及提出建议的马效贤代表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实现了全覆盖,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2007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60.98万人,参合率87.20%,共有120.02万人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补偿医药费用9303.04万元,其中住院72513人次,补偿总金额8005.57万元,门诊958669人次,门诊报销总金额1186.99万元,重点人群体检169025人,补偿110.48万元,农民在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50%、60%、70%,最高封顶线2万元。2008年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281.06万人,参全率93.59%,截止七月底共有42.55万人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补偿总金额7596.52万元,门诊34.19万人次,门诊报销总金额463.56万元。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80%、90%,最高封顶线3万元。今年全市新农合基金应筹资25295.35万元,已到位9385.03万元,市、县区级配套已全额到位,中央和省级配套按计划正常拨付,新农合基金共支出8164.25万元。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工作,切实维护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新农合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天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住院起付线和补偿标准。住院起付线在原基础上降低100—200元,其中,乡级为50元,县级由200元降为100元,市级由600元降为500元,省级由1000元降为800元;补偿比例提高了15—20个百分点,其中,乡级由70%提高到90%,县级由60%提高到80%,市级由45%提高到60%,省级由35%提高到50%;最高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并将住院分娩费、床位费、材料费、血液费等也纳入了补偿范围。
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极大的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改善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环境,较大程度地预防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据统计,自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全市约有60名大病病人得到了1万元以上的补偿。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惠民政策的认识也逐步提高,参合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作为全省试点的武山县2005年的参合率已达85.72%,今年全市的参合率达到了93.59%,其中,张川县达到了100%。
参会人员参观了武山县洛门卫生院、东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县医院后,在县政府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市卫生局汇报了建议办理情况并现场答复代表。代表对办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黄郁对办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新农合工作,把新农合工作作为关注民生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卫生部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要求,今后要继续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使我市新农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