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
12月8日至9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金柱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桂兰主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世玉、鲍振明、冯九海、杨东明,秘书长陈保平出席。
会议应到委员32人,实到27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对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办理《强化扶持,加快南部县工业化进程,努力缩短南北差距的议案》进展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的报告,审查批准200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两名在榆省人大代表的述职报告。
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查批准市人民政府2007年财政预算决算的决定(草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查批准市人民政府200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的决定(草案);投票测评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办理《强化扶持,加快南部县工业化进程,努力缩短南北差距的议案》进展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两名在榆省人大代表的述职报告。
会议通过了相关的人事任免。
结合会议审议内容,李金柱充分肯定了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司法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认真学习宣传《律师法》,为推进我市依法治市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对我市近年来开展扶南工作,努力缩短南北差距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李金柱重点就创新财税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正确看待我市财税管理现状。近三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税收与税源、税收与价格两个背离问题,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开展“破五难、查三漏”税收执法专项行动,扭转了财政收入严重短收的被动局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财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财政收入结构还不够合理,财税收入管理中跑冒滴漏现象还很严重,预算约束力还不强,部门单位缺乏过紧日子的思想,奢侈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国有资本出资人权益不能真正落实,收益收缴难度较大。
李金柱强调,随着我市财政由“吃饭型”转向“建设型”,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显得越来越重要,面对新形势,必须创新财税管理,全力抓好“125”工程,就是要建立“一个体系”,突出“两项工程”,抓好“五个关键”。
建立“一个体系”就是要建立科学预测、科学编制财政预算的管理体系。要成立由四大班子和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参与的财政预算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研究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走势,指导财政预算编制,使财政预算符合国民经济规划要求,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突出“两项工程”就是做到收入工程要到位,支出工程要合理。要深挖潜力,继续开展“破五难、查三漏”税收专项行动,防止跑冒滴漏;加强财税政策的研究,下大力气抓好政策性财源;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同时密切结合我市实际,将财政资金具体向民生建设倾斜,向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倾斜,向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倾斜,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倾斜,向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倾斜,向政权运转倾斜,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倾斜。抓好“五个关键”工程就是要抓源头,抓“生财”的源头,抓“聚财”的源头,抓“用财”的源头。要抓环节,抓预算审核环节,抓预算执行环节,抓资金拨付环节,抓支出管理环节。要抓统筹,财政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打好财政资金“组合拳”,市级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按资金性质和用途,与中省专项资金对接,捆绑使用,相互补充,集中财力搞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要抓节约,各级各部门在财力不断壮大的情况下,仍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防止搞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抓监督,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把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与财政监督结合起来,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内外并举、收支并重、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工作格局。
他强调,要全面推进绩效评估、绩效预算、行政问责“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模式。去年,我市选取了神木县社会保障项目、榆林古城步行街改造项目、榆溪河综合整治三个项目作为试点进行绩效评估,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距年底只有20多天了,要抓紧时间,深入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积极研究如何由市上到县区、由点到面、由经济领域到各领域的全面推广。从明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有效地开展“三位一体”管理创新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统计,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处级以上干部,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孟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