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大视察宁陕水产养殖发展情况
为了解农业“百亿增收工程”中的水产养殖规划实施情况,9月7日,市人大副主任马涛带领市人大农工委、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到宁陕县视察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情况。该县人大主任汪时政,副主任陈玖华、叶庆春,副县长刘家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
视察组先后深入广货街镇蒿沟村视察了冷水鱼养殖,视察了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走访了城关镇部分从事大鲵商品养殖的农户。视察中,马涛详细了解了冷水鱼养殖和大鲵养殖的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业主和当地干部认真分析探讨壮大产业的思路和方法。
在城关镇村民李全兵和王明强家中,马涛仔细观看了家庭养殖大鲵的模式。当听到他们都说,“大鲵养殖适合家庭妇女搞,每年能收入1—2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时,马涛非常高兴。
截止2009年底,该县有26个大鲵养殖重点村,有大规模养殖场4家,小规模驯养养殖场30家,家庭商品大鲵养殖户500余户,大鲵存有量3万余尾,产值19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60元。冷水鱼养殖户24户,年产商品鱼35吨,产值140万元。始建于2000年的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是全国九家获得经营利用许可的企业之一和全国七家获得人工增殖放流种苗供应资质企业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安康市大鲵繁育龙头企业。
马涛对该县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县大鲵养殖在全市位于主导地位、领先地位和示范地位,基本走上“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是将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切实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马涛同时对该县今后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指出,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在企业发展初期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减少行政干预;二是要加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注重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水平。